防止初二成績下滑,請做好這些.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2-10-19】
為什么孩子成績在小學和初一都很好,到了初二就下滑?
一、學習的邏輯思維沒有轉化過來
小學是人生中相對比較平穩的一段時期,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只要學習努力,聽老師和家長的話,取得好的成績并不太難。在小學時期,門門課一百司空見慣,90分以下一般就算差成績了。然而,就在這“美好”的背后,不少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已經種下了“初二分化”的種子。比如學習方式屬于死記硬背的、憑“小聰明”但學習習慣不好的、知識面很窄等。
這種類型的分化不是“智力分化”,但會引起“智力分化”。不是學生不夠聰明,而是視野太窄,思考問題的方法和習慣出了問題。
學習的本質不是知識量,而是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深度和廣度。
對知識的簡單應用是“淺層思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是“深層思維”。
初二內容較以往有顯著變化,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變為“抽象思維”,也就是邏輯思維為主。
“思想準備”在小學沒做好,到了初中還按照小學的想法學習和思考,當然很辛苦,所以出現了分化。
二、初二是厭學高發期
很多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孩子小學和初一的時候都很聽話,老師布置的作業按時完成,父母吩咐的事情也能聽,為什么到了初二,孩子就不愛學習,不愛做作業,不聽父母的話?
其實是孩子有厭學情緒了,說明他開始思考學習的意義了。如果他找不到為什么要學習的理由,那就自然不想繼續下去,所以會討厭學習。
低年級的時候,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還沒有形成,不會主動思考問題。所以,他們依賴老師和家長,認為老師和家長說得都對,應該聽。
初二后,思維能力開始迅速發展,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碰到問題,他們不是先問父母該怎么辦,而是自己會想:“這件事怎么會變成這樣? 我該怎么辦?放在學習上就是“為什么我要學習?學不好又怎樣?
三、沒有好的學習習慣
對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于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
有些學生很聰明,在小學學習很輕松,不需要足夠的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這些學生經常因為聰明而受到父母和老師的表揚。他們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取得好成績,就是這么簡單,不認真努力也能學好。養成了粗心、不求勝解、怕吃苦等壞習慣。
但是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識量超過整個小學六年的兩倍。這個時候,不努力是絕對學不好的。
學生初二,心理發展不成熟,對自己認識不足,在困難面前,找不到或不想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棄的態度。
另外,由于學習具有長期性,學生需要堅持學習,但有些學生至少缺乏意志和毅力,一點苦累就會產生應付的心態,學習不扎實,成績必然會下降
初二學習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1 .分清主次輕重
數學、語文、英語、物理要作為重點安排學習,不僅上課要認真聽講,課后70%的精力都應該花在這些主要課程上。每門課都需要一本課外輔導書,做課外習題還是很有必要的。
2 .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早上,人的記憶力最好,適合讀英語和記單詞。白天的自習課時間可以安排在數學、物理上,這個時間用來解題很有效率。
其他時間要留給語文,多讀讀課外書籍,遇到好文章好詞句,應該抄寫下來積累素材,寫作文時能輕松一些。
晚上復習避免疲勞戰,聽聽音樂,做一些不太激烈的室內運動,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
3 .做好上課準備
做好準備進入每一堂課,要能帶著興趣,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聽課。
根據課表安排,有針對性地預習薄弱課程。預習時明確下節課的內容,明確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明白的,從而確定聽課的重點。課后進行總結,總結知識框架,并進行相關練習。
4 .善于交流學習
消除害羞的心理,與同學們交流,在討論中發現別人的好想法、好方法、好心態。
這樣近距離的交流會讓你和大家融為一體,減輕心理壓力。同時,放松心情學習,聽課效果會很快提高。
5."習"的作用
學習學習,“習”的作用決定了學習結果能否帶來好的結果。每次下課,閱讀相關輔導資料,做相關習題。
現在的輔導資料有很多,哪些適合自己?在書店翻看輔導資料時粗略閱讀,如果你覺得哪本書自己看著比較舒服,就用哪本書。如果找不到就問向老師。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尚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
- 多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