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厭學了?別急著罵,先聽孩子說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10-22】
初中二年級,孩子突然說不想上學了。作業不寫,書本堆在角落,手機一拿就是一整天。你氣得想吼,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你怕一開口,孩子就徹底關上心門。
這不是個例。很多家長在孩子14歲前后,都會遇到同樣的困境。不是孩子變懶了,也不是天生叛逆。是某些東西,在他心里悄悄變了。
先別急著講道理,問問孩子:你最近一次覺得“我能做到”,是什么時候?
有的孩子會低頭沉默,有的會小聲說:“上次數學考了52分,老師沒理我。”
有的說:“我寫完作業,爸媽只看分數,不看我改了幾次。”
還有的說:“我努力了,可別人一學就會,我怎么學都慢。”
這些話,不是抱怨,是求救。
孩子不是不愛學習,是學得痛苦,卻沒人看見他的掙扎。
他為什么不想學?
不是因為“不務正業”,也不是因為“吃不了苦”。
有人覺得,現在社會上有人沒學歷也賺了錢,所以讀書沒用。這話聽著像道理,但孩子聽進去的,是“努力沒用”這四個字。
他不是不信努力,是看不到努力后的光。
他可能在課堂上聽不懂老師講的二次函數,課后問了三次,同學笑他“這么簡單都不會”,老師沒再給他講第四次。他開始覺得,自己就是“笨”。
他不是討厭數學,是討厭那種“你不行”的眼神。
還有人說,游戲比學習有意思。
可孩子不是愛游戲,是愛游戲里的“你行”。
打一局贏了,系統給你加經驗;升一級,頭像變亮;組隊通關,隊友說“你真牛”。
這些反饋,是他在現實里,很久沒收到的。
他不是沉迷虛擬世界,是現實里,沒人給他一點“被看見”的感覺。
別急著定目標,先幫他找回“我能行”的感覺
很多家長一聽說孩子不想讀書,馬上說:“你得考上高中!”“你以后要當工程師!”
可孩子連今天數學作業都不會做,你讓他想十年后的事,他只會更慌。
真正的改變,從“小到不能再小的成功”開始。
別再說“下次考80分”,
試試說:“這周,你主動把錯題重做了一遍,這比以前強多了。”
別再說“你得進步20名”,
試試說:“昨天你主動問了老師一道題,我看到了,你沒放棄。”
孩子不是不需要目標,是需要先嘗到“我能做到”的甜頭。
數學題做對一道,就給他一個點頭;
英語單詞記住了五個,就陪他讀一遍;
作文寫了一段通順的話,就念給他聽,說:“這段,寫得真清楚。”
這些不是獎勵,是確認:你的努力,我看見了。
別把學校當成敵人,也別把老師當成救星
家長常有兩種極端:一種是“老師你管管他”,另一種是“老師你別批評他”。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老師更嚴,也不是老師更寵,是老師能說一句:“你這次比上次進步了。”
你不用去求老師,但你可以主動去了解:
孩子最近哪一節課最安靜?
哪一次作業老師給了評語?
有沒有哪道題,他反復問過?
然后,你回家說:“我聽說你昨天在物理課上舉手了,老師還表揚你思路清晰。”
哪怕那只是你從老師微信里看到的一句話。
孩子會記住這句話,記很久。
別指望老師一個人改變孩子,但你可以成為那個,把老師的話,輕輕遞到孩子耳邊的人。
別再用“別人家的孩子”當尺子
你總說:“你看小明,人家每天學到十一點。”
可你知道小明的媽媽,每天晚上陪他訂正到十二點嗎?
你知道小明的爸爸,每周六帶他去圖書館,一坐就是三小時嗎?
你看到的是結果,不是過程。
孩子不需要一個完美的榜樣,他需要一個理解他的家人。
你可以說:“我知道你不是不想學,你是怕學了也沒用。”
你可以說:“你不想讀書,是不是覺得,就算拼了命,也追不上別人?”
你可以說:“沒關系,我們不急著追,先看看,你能走多遠。”
這句話,比一百句“你要爭氣”更有力量。
興趣不是天生的,是被一點點點燃的
孩子說“我討厭語文”,可能是因為他讀的課文,離他的生活太遠。
孩子說“我不會物理”,可能是因為他沒見過電燈是怎么亮的,就讓他背歐姆定律。
別急著讓他刷題,先帶他做點“和學習沾邊,但不叫學習”的事。
帶他修一修家里的臺燈,看看電阻怎么影響亮度;
一起做飯時,算算鹽和水的比例,講講濃度;
看一部紀錄片,問他:“你覺得科學家是怎么發現這個的?”
學習,不是坐在書桌前才叫學習。
當孩子發現,數學藏在做飯的鍋里,物理躲在自行車的鏈條里,語文寫在他喜歡的歌詞里,
他才會明白:原來學的東西,不是為了考試,是為了看懂這個世界。
別怕孩子慢,怕的是你比他還急
有的孩子,初二還在為分數焦慮,初三突然開竅了。
有的孩子,高一才找到自己的節奏,高二開始逆襲。
教育不是百米沖刺,是長跑。
起跑快的,不一定最先到終點。
跑得慢的,只要不停,也能看見遠方。
你不需要孩子現在就愛上學習,
你只需要讓他知道:
無論他考幾分,你都愿意聽他說一句話;
無論他走得多慢,你都陪他走。
孩子不是因為被逼才學習,
是因為有人相信他,他才愿意試試。
你不需要成為教育專家,
你只需要成為那個,不放棄聽他說話的人。
他可能不會立刻回頭,
但有一天,他會記得:
在他最不想開口的時候,
有一個人,沒罵他,沒催他,
只是輕輕說了一句:“我在這兒。”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萬教員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英語
- 尚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