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懲罰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3-12-28】
家長應該重視言語對孩子的影響
恐嚇、冷落孩子
很多家長在孩子調皮或犯錯誤時會恐嚇孩子,比如說“不要你了”,以達到讓孩子害怕從而“就范”的目的。
這種恐嚇和冷落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孩子可能會產生膽小恐懼、情緒不穩定、緊張、焦慮、抑郁、敏感、膽小和恐懼等反應。長期下去,還可能導致發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神經衰弱、偏執、強迫等癥狀。
抹煞孩子的努力
很多家長追求完美,對孩子的努力視而不見,只看重孩子是否達到“最佳”或“理想”標準,以致忽視了孩子的成績。
這種對孩子努力的抹煞會導致孩子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把外界對他的評價轉化為自我評價。長期受到否定性評價,會影響孩子正確地評價自己,并失去自信。
夸張歪曲事實
很多家長在言辭中常帶有夸張成分,把一些小事情夸大化。
這種夸張和歪曲會影響孩子的思維方式和為人處世。孩子可能因此埋下撒謊、吵架、欺騙、偷竊和攻擊性行為的禍根,長大后更容易犯錯。
家長應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當孩子出現不聽話或調皮搗蛋的時候,家長不能通過“言語暴力”來解決問題。盡管家長可能認為這樣能夠讓孩子聽話,但實際上,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創傷是深遠的。家長和老師應該意識到言語對孩子的嚴重影響,應該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和教育孩子。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
- 多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師范)
- 于教員 北京大學 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