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畢業生“在家教子”做法引爭議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12-06-11】
46歲的張喬峰畢業于北京大學,家住北京回龍觀。最近,他在網上發帖分享其讓6歲兒子退學,自己在家教子的體驗。此舉引發社會熱議。
不得已而為之
張喬峰的兒子叫張洪武,剛滿7歲。去年9月,張洪武在一所公立民營寄宿學校報名上學。張喬峰說,這所學校年收費大約4萬元,價格不菲。但他發現,孩子總是吃不好,情緒不高,每次回家都蔫蔫的。不管天氣如何,學生都必須按照學校的規定穿衣服;每天下午18時以后,住宿班的學生就像鳥兒一樣被關在籠子里,校方基本不安排什么課外活動。
張喬峰對學校的做法極不贊同,“學校經常會給我發短信,說讓我配合孩子做作業、開家長會。學校里一天安排那么多節課,就那么幾本薄薄的書,還讓家里配合。學校究竟在干啥?”
懷著對學校的不滿與質疑,孩子上學未滿一個月,張喬峰便向校方遞交了退學申請,開始在家教子。
“這樣做并非出于主動,而是被逼無奈。”為此,張喬峰每周只抽出一兩天時間來處理業務,收入也大受影響。“目前是在吃老底,眼下的收入只夠維持自己和孩子的基本生活開支。”張喬峰坦言。
為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他還打算開辦“北京龍學園——美式家庭教育學校”,學費6萬元一年,招收4名學生與兒子共同學習。
“在家教子后,經濟壓力比較大。如果多收幾個學生,能讓其他孩子也享受到家庭教育的好處,也能緩解我的經濟壓力,讓我全身心投入教學。”張喬峰并不諱言招收其他孩子也有經濟因素的考慮。但他保證名額限定在5個以內,這樣才能確保質量。
“效果比在學校好得多”
走進張喬峰的家,可以看到窗玻璃上貼著紅色的“龍學園”三個大字。在墻上,記者看到了張喬峰為兒子安排的課表,周一到周五,從早上8:30到下午14:45,每天都有5節課,課程均為語文、數學、英語、課外閱讀。每天15時以后是自由活動和課外興趣班的時間,張喬峰為兒子安排了游泳、武術、跆拳道、足球、鋼琴、書法等各種興趣班。周六一天都用來上興趣班,周日為休息日。
張喬峰自認為他的教學效率很高,“我這里45分鐘一節的課程包含了練習、作業、考試,還給孩子安排了大量的課外閱讀,光是英語書,我們看的書已經超過50本。”
對于教材的選擇,張喬峰煞費腦筋。英語教學方面,張喬峰選取了國內外數家出版社出版的原文以及中英文對照的少兒讀物幾十本;語文教學方面,他拋開了學校教材,選取了《開明國語課本》《法布爾昆蟲記》《從小愛科學(有趣的物理)》《美國國家地理少兒百科版》《丁丁歷險記》系列等。
張喬峰說,他給兒子定下的教育目標是健康、快樂、全面、杰出,“從教育思想、方法上,我都提倡輕松、自由、快樂,讓孩子高高興興地學習,效果比學校里好很多。原來我不敢這么講,但是經過將近一年的實驗后,我有這個自信了。”最關鍵的是,“孩子不喜歡在學校上學的日子。”
張喬峰說,希望讓兒子日后去國外讀書,至于未來兒子究竟回國內還是到國外發展,他不干預。
“雖有成功案例但不足取”
對于張喬峰的做法,人們看法迥異。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個自作聰明的家長,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悲劇,“把孩子留在家里獨自教育,大大減少或隔絕了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的機會”。
而支持張喬峰的人也不少。申先生和張喬峰居住在同一個小區,他的兒子8歲了。他表示也會考慮在不影響孩子正常考大學的情況下選擇家庭式教育,“目前的學校教育有很多缺陷,比如,老師會提醒孩子們‘不要拖累班級’,這很消極,老師沒有從積極的方向引導孩子。”
更多的人直言對目前中小學教育不滿:部分課本內容陳舊,一些教學方式乏味,無法讓孩子獲得有用的知識,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生的情商教育和品格教育嚴重缺失。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近年來,國內有不少張喬峰的志同道合者,有家長還自發成立了“在家上學聯盟”。記者打開名為“在家上學聯盟”的網站,發現已經有北京、上海、南京、廣東、成都等十幾個聯盟部落。家長們除了在上面發帖交流外,每個群體還有自己專門的群,交流心得。
中國教育協會會長顧明遠認為,在家教育孩子是一種帶有逃避色彩的行為,有可能在未來給孩子融入集體帶來麻煩,造成人際溝通障礙。家長通過課外教育來彌補學校的不足是可行的,但是想要因此完全替代現行教育模式是需要商榷的。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楊東平認為,個人如果沒有辦學資質卻私自招取學生,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此外,父母如果不送孩子上學校讀書,與義務教育法的規定也是相違背的。但他認為,目前“在家上學”的兒童家長往往是高學歷或者海歸人士,希望孩子接受一種個性化的教育,而并非放棄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這種做法與目前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法條確實有抵觸,不過社會應更多地采取寬容、開放的態度。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
- 劉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材料智能設計
- 多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師范)
- 于教員 北京大學 教育學
- 陳教員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