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上海卷“一卷分叉”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08-05-26】
高考上海卷“一卷分叉”:理化生應對策略
重點:二期課標考試手冊增加的內容
□市西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崔顯文
根據本市二期課改的情況,2006年高考上海卷物理的命題仍然實行“一卷兩分叉”的形式,即試卷中有共同部分和選做部分,選做部分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按一期課改課程標準要求設計,另一部分按二期課改課程標準設計,兩部分試題的總分值、總體難度、思維量大致相同,題型結構相同,考生可以根據自己學校選用的教材和實際教學情況,選擇完成任一部分試題。本文針對高考分叉部分進行分析,希望能對廣大的考生有所幫助。
三、分叉部分復習策略
1、根據2005年高考上海卷物理試題分叉部分試題的知識點的分布可以看出,分叉部分試題大部分出在了考試手冊上適用二期課標的考試內容與要求比適用一期課標的考試內容與要求上增加的內容上,也有共同部分的知識點出在了分叉部分,如計算題的19題。在學生實驗上,考試手冊上適用二期課標的考試內容與要求DIS實驗的考查并沒有出現。
從去年的出題情況看,今年的分叉部分試題的知識點的分布,也應以考試手冊上適用二期課標的考試內容與要求比適用一期課標的考試內容與要求上增加的內容為主,同時也應關注DIS實驗。
2、具體復習對策首先是對分叉部分中可能出現的公共部分知識點的復習處理。因在備考中共同部分的復習中都會對共同部分的所有知識進行全面的復習,且在復習的深度和難度上要高于分叉部分,所以對這部分的復習就含在公共部分的復習中。
其次是對高考上海卷考試手冊上適用二期課標的考試內容與要求比高考上海卷考試手冊上適用一期課標的考試內容與要求上增加的內容的復習的處理。
■對增加的內容一定要全面復習,不能有任何疏漏。在這上面千萬不能心存僥幸,隨意舍棄或疏忽自認為不重要的、不會考的知識點。在復習課上,老師一般很難面面俱到,同學們要通過閱讀課文彌補知識的缺漏。
■分叉部分的知識在要求上相對較低,對這部分知識的復習要重視課本,狠抓基礎,不要花費過多的精力去解偏題難題。
第三,DIS實驗屬于應當考查的實驗在試卷的分叉部分,也要給以關注,但考查要求應不會高。
重視探究性學習提高復習效率
□靜安區化學學科帶頭人市西中學化學教研組長盛稚祺
仔細閱讀三年的《考試手冊》與上海高考化學試卷。從2005年起上海卷實行“一卷兩分叉”,即有共同部分(所有考生都必須做)和選做部分(按一期、二期課改課程標準設計的A、B題,由考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做A或B題)。我對如何有效提高后期復習效率提兩點想法。
科學的本質是探究。在化學科學中,人們對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認識,除某些外觀性狀的描述之外,幾乎看郵笛樘驕恐謝竦謾R虼耍諍篤詬聰敖錐我ù罅ζ諤驕啃匝吧稀A街紙灘牡目忌加Ω醚Щ岫醞懷鮒隊胛侍獾惱稀@紓何鎦實姆擲胗胩崠俊安舛ê猩倭縉a2O的Na2O2的純度”,“測定含有少量NaCl的Na2CO3的純度”,等等都是高考試題中的常見題。對這類題目思考過程是這組物質的性質有何差異?利用差異可設計用氣體分析法、重量分析法、中和滴定分析法等測量哪些物理量,從而確定純度?現有實驗條件能做哪些操作?操作中有哪些現象?對這些現象作何解釋?等等。有條件的學校讓學生到實驗室重溫有關實驗,再次體驗探究性學習。那么觀察到的現象、描述的關鍵詞、問題的呈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均可在過程學習中得到解決。探究性學習還能激活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實驗題設計題的回答能力。
“一卷兩分叉”中,共同部分將覆蓋兩種教材的相通之處(估計分值是80%),分叉部分則分別兼顧兩類教材的相異之處。2005年上海卷化學試題中有兩道分叉題。據考試院有關人士說,兩部分試題的總分值、總體難度、思維量大致相同,題型結構也相同。考生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做A題還是B題,千萬不要A、B題都做,若都做了,哪怕你A題答得不好,評卷老師會按A題評分。2006考題的知識點是否更改?我建議兩類教材都要熟悉一下,尤其是二期課改教材第九章。我還建議理清解題思路和方法。具體操作是:①對照《考試說明》、課本知識、一學期的筆記、做過的練習卷做一次掃描式清點,查找自己的疑點、盲點、漏點。②后期復習階段的課堂教學一定集中精力、認真聽講,爭取當堂內容當堂消化,對待難于理解的知識要速記,以便課后追問或查個水落石出。試卷評析后對錯誤部分一定要訂正并反思。③對各類圖表的問題、數據的分析,一定要從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化學性質入手去思考,而且一定要用規范的化學用語準確回答有關問題。④把所有的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從原理、設計方案、實驗操作、現象描述、數據分析、問題討論等梳理一遍。這樣,解題的思路激活了,解題的技能加強了,從而提高了復習效率。
篩選分叉突破重點
□市西中學生物高級教師金惠珍
上海生物學高考試題自2005年起首次出現分叉試題,對于今年即將參與生物學高考的同學,我們如何應對這種變化,這就需要我們首先對生物高考中的分叉有一定的了解。
一、分叉題在高考中的分值統計2005年上海生物高考試題中的分叉試題的分值為22分,約占總分值的14.7%,今年估計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分叉試題的分值仍將保持在20分左右。
二、分叉題的題型及考核要求分析2005年上海生物高考試題并根據“2006上海卷考試手冊”,我們可以看出分叉題分布在簡答題中,并且無論你現在學的是《生物》(一期課改教材)或是《生命科學》(二期課改教材),在高考中分叉題部分你可自主選做。
三、分叉的主要知識內容《生物》和《生命科學》兩版教材在內容體系編排方面差異較大,但在主要的知識內容方面卻基本相同。根據“2006上海卷考試手冊”上所列的高中《生物》和《生命科學》的教學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分叉的知識內容主要包括下表中的一些方面。
四、分叉內容的復習策略1、知己知彼,掌握主動無論我們學的是哪一套教材,我們都可以試著熟悉另一套教材的分叉知識內容,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有三點。
(1)從分叉內容的量上看,《生物》和《生命科學》主要的分叉內容并不多,我們應該可以有時間去了解這些分叉的知識點。
(2)從考試中分叉題的數量上看,2005年上海生物高考題中分叉題為2題,分叉題并不多,因此考試中我們應該可以有時間作出權衡與選擇。
(3)從出題與掌握情況上看,分叉題很難在難度上做到完全一致,而且我們自身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也存在差異,因此在考試中我們有必要給自己留有選擇的余地,確保得分最高。
2、篩選分叉,突破重點根據“2006上海卷考試手冊”,我們知道分叉題應該出現在簡答題中,2005年上海生物試題的分叉題是第34題(分叉點是免疫細胞的作用機理和無機環境對生物生存的影響)和第36題(分叉點是抽樣方法及統計和實驗操作及現象),因此分叉題涉及的知識點應是兩套教材差異較大且內容較為充實的部分,例如《生物》教材中的食物的化學性消化過程和吸收的過程、從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
DNA是遺傳物質、各種無機環境因素對生物體生存和分布的影響等,《生命科學》教材中的細胞識別與免疫、動物激素調節的特點、實驗:種群數量的估計、基因工程等,在復習中我們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重點突破。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尚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
- 多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