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南方科大辦張“準生證”真這么難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10-10-21】
不過,網絡標題黨有意思,將這篇報道的標題改為“南科大籌辦3年仍未獲批復探索高教改革受期待”。兩相比較,原標題更切意,網絡標題更驚聳,只是邏輯關聯太牽強,既然籌辦3年都沒得到批復,又何談高教改革受到期待?反諷意味十足。
但別怪網絡反諷,也別怪深圳人高興太早。一所備受矚目的大學籌辦3年還拿不到“準生證”,究竟卡在哪兒?而《人民日報》的這篇報道語焉不詳,大致是根據規定,高等學校的設置必須從大專開始,然后是學院、大學,要按部就班地發展,然后再申請博士點,十年、二十年才能成為研究型大學。也就是說,南科大的目標定位從一開始就突破了“規定”,讓教育部感到為難了。
可創辦南科大,把南科大辦成深圳版的香港科大,分明是得到了教育部在口頭上的大力支持。香港科大可謂大學史上的“傳奇”,這所1991年由香港斥資近20億美元打造的理工科研究型大學,僅僅十幾年,就已經在世界大學排名榜上躋身百強,一些專業甚至處于世界一流。這所學校崛起的最重要因素,一是辦學理念國際化,半數以上師資來自海外;二是采取了“教授治校”的辦學方式。
朱清時校長之所以選擇在深圳開始人生第二春,除看重深圳的雄厚財力外,更看重了這座城市敢闖敢試的氣質,看重了中央對深圳一以貫之的政策支持。可如今,一所以“去行政化”為醒目標簽的大學頻遭“行政化”煩惱,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出乎公眾意料的是,你可以設想到各種阻力,但想不到阻力會來得這么快;而意料之中的在于,“去行政化”要得到行政認可,本身就是一個悖論。
今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鼓勵高校改革,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可“自主”到什么程度,卻是需要分寸拿捏的。現在南科大遭遇的尷尬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和深圳的關系要“磨合”,甚至要“妥協”,要“習慣”校長用一臺電腦也要向深圳市政府報批的慣性;二是要向主管部門公關,想及早拿掉那個“籌”字,必須臣服,必須低調,必須按照行政化邏輯。
用行政化的邏輯“去行政化”,擺明了給朱清時校長出難題。面對這道難題,朱校長有苦說不出,因為畢竟上了船,畢竟還頂著“全球招聘校長”的頭銜和光環,中途撂挑子既不符合他的風格也不好向外界交代,只能“皇帝不急太監急”了。有意味的一個細節是,南科大最近一次公開招聘,考題是朱校長親自命題,第一題是“你認為我國的大學為何難以培養出一流人才”,還有兩題涉及“去行政化”。這考題哪是考人才,分明是考社會,考行政主管部門,同時,也通過考題向外界傳達出“去行政化”的迫切訴求。
南科大辦張“準生證”真這么難嗎?用臺電腦、維修一下校舍,真有必要三番五次地打報告申請嗎?《人民日報》的報道說,南科大的籌建試驗是塊“試金石”,是教育改革者與守舊者攻防的標志之一,這話說得到位,把球踢給了行政力量:深圳的政府部門有沒有讓南科大“自主”的雅量,教育部有沒有給南科大“準生證”的意愿,公眾在看呢。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
- 劉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材料智能設計
- 多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師范)
- 于教員 北京大學 教育學
- 陳教員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