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北京21屆英語聽說考滿分經驗分享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10-17】
考試前一天或者前幾天開始調整睡覺時間,一定要保證睡眠充足,考試的那個上午能夠不犯困。因為考試之前你會被關在候考室待至少半個小時,循環播放BGM催眠的考前須知;前二十分鐘的單選題,尤其是播放兩遍的那十道題特別容易讓人犯困,瞌睡的感覺一上來就玩兒完了。
1)旁白說話和每小題五秒鐘的閱讀時間時,我會先在腦子里翻譯一遍題目和每個選項。因為我屬于那種快速瀏覽英文的時候容易不過腦子的類型,因此反正時間充足,翻譯出來更得心應手。
2)播放錄音的時候,我不僅會聽正確選項是什么,還會分析一下錯誤選項都錯在哪里,即“它在哪里被提到了,但為什么不能作為這個設問的回答”。這樣不會因為想當然而犯錯。這個因人而異,視個人能力而定。我不像那些大神能夠聽英語就跟聽中文似的,但是能力足夠支持我完成上述流程。
這是我根據高三上學期考前做了不下即使套題之后總結出來的,對我來說萬無一失的辦法。
1)九十秒的瀏覽時間里,在紙上劃出表格里每個大點的格(一般都是四五個點,直線畫框把紙分成四五個區域就好了,為了不串行看得更清楚用的。不要再畫更細的格,因為你也不知道錄音會在哪里加入多少表格里沒有的信息,萬一地方不夠寫到別的地方就很亂)。
每個大格的左上角寫出表格最左邊column的那個概括性的短語,這個大點里一共有多少個小點就在下面畫多少個小三角或者小圓點之類的。除此之外不要再寫過多的文字了。一是沒必要,你只要轉述的時候對著紙和屏幕說就好了;
二是沒時間,有這個時間不如看并翻譯表格內容,盡量去理解,這樣錄音里加入新內容或者把表格已有信息調換順序念的時候,你能很快地反應過來不至于漏掉信息。
2)錄音播放之前,我會在紙的右上角寫下“大小寫,單復數”和“人稱,時態”這四個詞。一會兒解釋。
3)第一遍錄音的時候,專心聽那四個空格里的詞,不要動筆記錄其他內容。萬一因為記錄其他內容分心而錯過了空里的詞,反而第二遍還要去注意那個詞,得不償失容易手忙腳亂。有多余的腦子可以去大概聽一下哪里有新加內容,有沒有順序改變。
一定要在之上寫出注意了大小寫、單復數之后,沒有簡寫拼寫正確的單詞,并且用醒目的標記把它圈出來,確保它是能不動腦子直接照抄著敲進電腦里的那種。因為一般我們不用鍵盤去敲英文,所以敲單詞的時候容易突然一下子就忘了怎么拼了,或者腦子里想的是對的手上一敲就錯的情況。
4)第二遍錄音可以去記復述需要的內容了。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錄音通常會在最開始說一些“歡迎大家來到這里啊”“我說話的時候不要打斷啊有問題可以之后再問啊”之類的廢話(是不是廢話要自己判斷!!)。通常給出的轉述開頭之前的那些內容都是廢話,一般復述的時候不用說,但是你要是能保證不出錯,說了也無大礙。
5)輸入單詞的那六十秒,直接照著草稿紙把四個單詞正確無誤地輸入電腦。之后的時間里,可以補充一下腦子里還記得但是剛才沒來得及記到紙上的單詞,或者補全之前用首字母簡寫出來的詞,以便復述時使用。萬一兩邊都沒聽清!用語法和內容邏輯去猜!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6)第三遍錄音之前,程序會給出轉述的開頭,這個時候要去注意它的人稱(第一人稱、第三人稱)和時態(現在時,過去時)。(或者你到兩分鐘的準備時間的時候再去關注也是可以的)補充完善復述內容。
7)兩分鐘的準備時間里,按照正確的人稱和時態出聲復述,方便的話可以順手把草稿紙上的人稱和時態都改對。記住,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服務于真正錄音的那兩分鐘里,能夠最不用動腦子地完成復述內容。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錄音不一定會說上最左邊那個column,能力允許的話最好順便加上。
用“As for……”萬能句就可以了。
8)錄音啥的正常發揮就完了,前期準備已經盡量充分了。如果嘴瓢說錯了什么,直接從哪錯的從哪改再重新說一遍對的就可以了。突然忘了,或者正在找在思考該說哪,不要em、err、ah這些語氣詞,不說話就完事兒了。說完之后只要提交鍵出來了直接提交即可,也沒什么好等的。
1)六十秒朗讀時間,先去看下面三道題問的都是什么,避免準備時間過了題沒了不記得題了,沒法從文本里去找答案了。之后出聲但快速閱讀一邊,是確保熟悉文本并且每個單詞都會讀,不會讀的也判斷一下想好到時候怎么讀,別卡。
一二小題比較簡單可邊讀邊記錄答案,只用記錄關鍵內容(這里的關鍵內容是指,時態、句式之類的不用管,可以后面再添改,但是內容要及記錄下來)。第三小題讀的時候定位答案在哪里,讀完了再抄,一般有可能準備時間里抄不完,朗讀完了的剩余時間再抄也行。
2)朗讀就是,流暢清晰、發音準確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之上可以注意語音語調的抑揚頓挫,以及根據意斷句。(這點是考前我們老師重點強調并且訓練時間最長的部分,但是對我個人來說不太需要,所以有人看再寫)一般語速讀完會剩下十秒到三十秒不等,千萬不要著急提交,把后面小題的答案都抄完備了再提交。
3)之后三個小題,每小題之前都會有旁白提示和十五秒的準備時間,可以說是十分充裕了。一定根據題目設問,把時態、人稱、語法都正確的答案完整地寫在紙上。一個字都不要少!還是那個目的,確保錄音的時候能夠不動腦子照著念!
4)朗讀題的文本一般有兩個類型,記敘文和說明文。說明文一般是對于某個活動、節日或者建筑物的介紹,設問比較單一,一般都是問“What do people think of xxx(說明對象)?”,答案也一般就在文章結尾,比較好找。
記敘文就是完形閱讀那種雞湯型的小寓言故事(要不然就是和小動物有關,要不然就是某人和一位媽媽、爸爸、爺爺、wise man之類的“長者”發生的故事和對話,這套路賊好玩),設問如果沒有及特殊情況,千年不變的”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但是它不好就不好在,不一定能從文中找到答案,有的時候能找到,有的時候需要自己總結概括。
有一條宗旨,就是要用肯定句。不要說“We shouldn't……”,哪怕原文里原句是否定句,也要自己轉成肯定句“We should……”去說。這種雞湯式的總結的話多練幾個題就知道該怎么說了。下面是幾個我練的時候記下來的比較有代表性的答案。
幫助他人:We should do more meaningful things to help people.
保持樂觀:We should stay positive in life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gets.
不忘初心和夢想:We should keep our dream and never forget original aspiration/ original goal/ why we started.
珍惜當下,不貪心:We should keep in heart what we have in hand./ It's better to hold onto something you have rather than take the risk of getting something better which may come to nothing.
每個人都有潛力,相信自己:Everyone has potential and no one is hopeless./ We should believe in ourselves and try to reach our full potential. 就像這樣的,自己多練幾個就知道套路了。
以上就是我四個月的練習總結出來的方法和套路。因為英語還不錯,但是也沒有好到那種說話靠預感做題靠題感的程度,所以像這種考試會習慣性地自己去總結一個模式化的套路。
我們學校是從開學以來,每周有一節英語課能夠讓我們上機練一次,每周留一套完整的練習和記錄轉述、朗讀回答問題的專項(好像是這樣。因為我除了最開始還做一做,到后來也就沒再理過了)。
考前一個月上升到一周練兩次,考前一周,英語霸占了所有的早讀讓我們自己用手機練聽口,早讀半個小時能完成的是記錄轉述和朗讀回答問題的專項。答主需要做的就是,根據老師給的資源和安排,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準備下一次聽口考試。可以多問問老師,保持心態平穩。
我就是靠學校的上機練習和早讀給的時間練的,然后我滿了,就很開心。回溯一下心理歷程,感覺挺四平八穩的。練的時候一直不急不忙的,老師不給上課時間我就不練。然后考的時候也沒緊張,考完了以后感覺挺輕松的。查分那天是早上,英語老師進班說今天差分,你們最好趕緊查了,我要匯總一下。
然后我用第一節課下課那個課間把手機拿出來在班里偷偷查了一下,心里也沒打鼓,也沒多想,然后頁面加載出來了,五十分。就感覺這第一仗打得聽平淡的,平平淡淡地努力,平平淡淡地收獲。
è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黃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黃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航天
- 劉老師 中學高級教師 航空航天
- 江教員 意大利熱那亞大學 現代語言(德語、英語)
- 李老師 中學高級教師 現代語言(德語、英語)
- 趙教員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 黃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漢語國際教育
- 李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會計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張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類
- 賴教員 華東理工大學 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