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滿分70分,怎么拿高分?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10-28】
初三化學滿分70分,是多數地區中考的設定。雖然分值不高,但它在總分中占固定比例,一科拉胯,可能拖垮整體排名。化學學習時間短,內容集中,知識點明確,只要方法對,提分快。
別覺得70分不重要。物理80分、數學150分,看似分量重,但化學是唯一在初三才正式開課的理科。它不考多年積累,只考這一年。你學得快,別人還沒入門,你就能領先。你學得亂,別人穩扎穩打,你反而掉隊。這不是“補短板”,這是“搶分窗口”。
一、先看試卷,別看分數
別只盯著卷子上的“58分”或“63分”。打開試卷,用紅筆把每道錯題圈出來,問自己三個問題:
- 這題不會,是因為概念沒懂,還是公式記混?
- 這題做錯了,是因為讀題漏了“不”字,還是沒寫反應條件?
- 這題明明會,為什么被扣了2分?是方程式沒配平?單位漏了?文字描述太?攏?/p>
常見丟分點就這幾類:
- 記錯物質性質:比如把“氧氣助燃”寫成“氧氣可燃”,一字之差,全錯。
- 方程式不配平:H + O → HO,沒配平,直接0分。
- 實驗題不會描述:看到“產生氣泡”就寫“有氣體”,不寫“無色無味氣體”,不寫“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丟分就在細節。
- 計算題跳步驟:直接寫答案,沒寫“設未知數”“列比例式”“單位換算”,過程分全丟。
別急著刷題。先清一遍錯題,分類整理。錯題本不是抄題,是寫“為什么錯”和“下次怎么改”。
二、課本是唯一權威
化學70分,80%來自課本。別迷信教輔。中考題,90%以上直接源于教材例題、課后習題、實驗圖示。
翻到課本第45頁,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別只看圖,問自己:
- 試管口為什么略向下傾斜?
- 為什么要先通氫氣,再加熱?
- 實驗結束,為什么要先停止加熱,繼續通氫氣至冷卻?
- 如果順序反了,會怎樣?
這些,全是中考實驗題的題干來源。你背下來,就是標準答案。
每天花15分鐘,重讀一節。不用多,但必須懂。懂,不是“知道”,是能講出來。你能不能對著墻,講清楚“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氧氣,不用向上排空氣法”?能講清,才算真學會。
三、記憶不是背,是用
化學知識點零碎,但不是無序。它們有邏輯鏈。
比如:
- 物質分類 → 單質、化合物 → 氧化物 → 金屬氧化物 vs 非金屬氧化物 → 與酸/堿反應 → 用途(如生石灰干燥劑)
你不是在背“生石灰是CaO”,你是在理解“它為什么能吸水”“吸水后變成什么”“這和熟石灰有什么關系”。
用卡片法:正面寫“CaO + HO → ?”,背面寫“Ca(OH),放熱,用于干燥劑”。每天翻10張,一周就過一遍。不靠突擊,靠重復。
化學方程式,別死記。用“反應規律”推:
- 酸 + 金屬 → 鹽 + 氫氣(活潑金屬)
- 酸 + 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 堿 + 非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 鹽 + 鹽 → 新鹽 + 新鹽(需沉淀)
記一條,能推十道題。
四、實驗題,動手比看視頻強
學校實驗課,別當任務。你不是看老師做,你是看“為什么這么做”。
- 量筒讀數,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平齊。少看一眼,誤差0.5mL,計算全錯。
- 蒸發結晶,什么時候停止加熱?不是等全干,是“出現較多固體時”。
- 檢驗CO,用澄清石灰水,不是燃著的木條。
這些細節,考試必考。你沒親手做過,只能靠猜。猜對了是運氣,猜錯了是必然。
家里沒實驗器材?用廚房代替:
- 醋(乙酸) + 小蘇打(碳酸氫鈉) → 產生氣體,模擬實驗室制CO。
- 白醋泡雞蛋殼,觀察溶解過程,理解酸與碳酸鹽反應。
真實體驗,勝過十遍講解。
五、計算題,別怕,有套路
化學計算,不考高數,只考比例。
典型題型就三種:
1. 根據化學方程式求質量
例:加熱12.25g KClO,完全分解,生成O多少克?
步驟:
- 寫方程式:2KClO → 2KCl + 3O
- 算摩爾質量:KClO = 122.5g/mol,O = 32g/mol
- 列比例:\( \frac{2 \times 122.5}{3 \times 32} = \frac{12.25}{x} \)
- 解出x = 4.8g
2. 溶液濃度計算
例:50g 10% NaCl溶液,加水稀釋成5%,加多少水?
- 溶質不變:50 × 10% = (50 + x) × 5%
- 解得 x = 50g
3. 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
例:石灰石樣品10g,含CaCO,與足量鹽酸反應生成CO 3.52g,求純度。
- CaCO + 2HCl → CaCl + HO + CO
- 100g CaCO → 44g CO
- 設CaCO為x g:\( \frac{100}{44} = \frac{x}{3.52} \) → x = 8g
- 純度 = 8 ÷ 10 × 100% = 80%
每種題型,練3道,掌握步驟。考試時,寫清楚每一步,過程分拿滿。
六、最后一個月,只做三件事
1. 重做近五年本地中考真題,限時訓練,模擬考場節奏。
2. 背熟課本所有實驗圖,能畫出裝置圖,能說明每部分作用。
3. 整理10條高頻易錯點,貼在書桌前,每天看一遍。
比如:
- 氧氣檢驗:帶火星木條復燃,不是燃著的木條。
- 二氧化碳驗滿:燃著木條放瓶口,不是伸入瓶內。
- 酸堿指示劑:石蕊遇酸變紅,酚酞遇堿變紅。
- 氣體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向上排空氣;難溶于水→排水法。
別等考試前才看。現在就開始,每天10分鐘,積少成多。
化學70分,不是靠天賦,是靠重復、細節、規范。
你今天多懂一個反應,明天少丟兩分。
一個月后,你不是“勉強及格”,而是穩拿60+。
再努力一點,65+不是夢。
別信“化學難”,信“我今天搞懂了什么”。
搜索教員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叢教員 北京印刷學院 視覺藝術與出版設計
- 肖教員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電子信息工程
- 白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 趙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類
-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
-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
-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
- 楊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法學
- 張教員 大連工業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 馮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自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