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算錯時間?家長這樣教,一學就會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10-02】
孩子做數學題,遇到“9:15出發,45分鐘后到”,愣在那兒不動筆;問“電影10:30結束,看了1小時20分,幾點開始的?”,答案亂寫一通;甚至分不清“8:40到11:15”是幾個小時——這不是孩子笨,是時間計算沒教對。
時間不是數字,是生活里能摸到、能看見的東西。鐘表上的指針轉一圈,是60分鐘;太陽升起來,是早上;燈亮起來,是晚上。孩子不是不懂“1小時=60分鐘”,是沒把這句話和他每天的生活連起來。
先從鐘表開始。別急著講公式,拿一個能撥動指針的塑料鐘表,讓孩子自己撥。從12點撥到1點,數一數大格子,12個;每個大格子里有5個小格,數一數,60個。小格走一圈,分針轉一圈,時針才動一格。這叫“單位”,不是知識點,是觀察。
第一種情況:出發時間+經過時間=到達時間
孩子說:“早上9:15出門,坐車45分鐘,幾點到?”
別直接算15+45=60,再進1小時。孩子聽不懂“進位”,但能懂“分針轉一圈”。
讓他看鐘:分針在3(15分),再走45分鐘,就是再走9小格。數一數,走到12,正好一圈,分針回到12,時針從9走到10。所以是10:00。
畫個圖:
9:15 ——→ 分針走45分鐘 ——→ 分針回到12,時針多走一格 → 10:00
不用寫“60分鐘進1小時”,孩子記不住。用眼睛看,用手撥,自然明白。
第二種情況:結束時間-經過時間=開始時間
電影10:30結束,放了1小時20分鐘,幾點開的?
孩子常寫成10:30-1:20=9:10,但不知道怎么減。
教他倒著撥鐘。
先撥回20分鐘:10:30往前推20分,是10:10。
再撥回1小時:10:10往前推1小時,是9:10。
或者畫一條線:
[開始] ——— 1小時20分 ———> [10:30]
從10:30往回走,先走20分到10:10,再走60分到9:10。
別用“借位”這個詞,孩子聽不懂。用“往回走”代替,用“撥鐘”代替“計算”。
第三種情況:兩個時間之間差多久?
從8:40到11:15,過了多久?
孩子一上來就想11:15-8:40,然后卡住,因為15減40不夠。
教他分段:
先算到整點。8:40到9:00,是20分鐘。
9:00到11:00,是2小時。
11:00到11:15,是15分鐘。
加起來:2小時35分鐘。
畫時間軸:
8:40 ───20分───> 9:00 ───2小時───> 11:00 ───15分───> 11:15
每一段都看得見,摸得著。孩子不是不會算,是被“豎式減法”嚇住了。
最容易錯的,是分不清“幾點”和“多久”
孩子說:“我8:30寫作業,寫到9:00,寫了30分鐘。”
他能答對。
可問:“我8:30出門,9:00到校,幾點出發?”
他答“9:00”,因為分不清“時刻”和“時段”。
別講定義。用生活例子:
“你幾點起床?”——這是時刻。
“你睡了幾個鐘頭?”——這是時段。
“媽媽幾點上班?”——時刻。
“她每天通勤多久?”——時段。
每天問一句,慢慢就懂了。
跨天的時間怎么辦?
晚上10點睡覺,第二天早上6點起床,睡了多久?
孩子說:“6減10等于-4,不可能!”
這時候,別急著講24小時制。
用白天黑夜來解釋:
從10點到半夜12點,是2小時。
從半夜12點到早上6點,是6小時。
一共8小時。
畫個圈:
晚上10點 ——2小時——> 午夜12點 ——6小時——> 早上6點
加起來:8小時。
不用公式,不用“加24”,孩子聽不懂。用“夜里”和“早上”來切分,他自然明白。
別用題海戰術,用生活場景練
每天上學路上,讓孩子看表:
“現在8:10,到校要15分鐘,幾點到?”
“你放學是4:30,回家要20分鐘,到家幾點?”
“晚飯6:00,現在5:20,還有多久?”
周末一起看動畫片,問他:“這部片從7:15播到8:05,看了多久?”
他自己撥鐘,自己算,算錯了也沒關系,再撥一次。
不要求一次答對。
要求他愿意再試一次。
錯誤不是失敗,是思維在重組
孩子把“9:50到10:20”算成30分鐘,是對的。
但他寫成“10:20-9:50=10:20-9:50=30”,不知道怎么寫過程,沒關系。
讓他畫一條線:
9:50 ───10分鐘───> 10:00 ───20分鐘───> 10:20
總共30分鐘。
過程比答案重要。
他能畫出來,說明他真懂了。
每天練10分鐘,兩周就有變化
不用買題庫,不用報班。
每天晚飯后,拿個鐘表,問一個問題。
今天問出發時間,明天問時長,后天問跨天。
換著花樣來,不重復。
孩子一開始會錯,錯得五花八門:
“8:40到9:10是30分鐘?不對,是40分鐘!”
“11:15減8:40,15減40不夠,所以是2小時45分?”
別急著糾正。
問:“你為什么這么想?”
他一說,你就知道他卡在哪。
有人卡在“分鐘不夠減”,有人卡在“分不清時針和分針”,有人根本沒意識到“10:00是整點”。
對癥下藥,比刷十套卷子有用。
時間計算,不是數學題,是生活技能。
它不考誰算得快,考誰看得清。
孩子不是不會算,是沒人教他怎么看鐘。
你撥一次鐘,他記三年。
你講十遍公式,他忘得更快。
別急。
慢慢來。
鐘表在走,時間也在走。
你陪他一起看,就夠了。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
- 劉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材料智能設計
- 多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師范)
- 于教員 北京大學 教育學
- 郭教員 北京工業大學 電子信息
- 陳教員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