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父母有意無意的傷害,帶給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10-17】
在哈佛讀書的時候,教授讓我們看了一本知名的心理干預實例書籍——《那個像狗一樣被養大的男孩》。
里面描述了很多幼時受過嚴重心理創傷的兒童故事。每一個案例都會讓我悲憤交加。但獨有一個,看完以后我渾身發冷,夢魘了很多很多天。
小男孩出生在一個看似普通不過的美國家庭:雙親相愛,有一個大幾歲的哥哥。可小男孩很不一樣——他毫無法律約束的恐懼感。他沒有絲毫對于愛的追求,和生命最基礎的敬畏。
隨著他逐漸長大,他偷竊、縱火、傷人、搶劫……因為年齡太小,一次又一次地逃過了法律的懲戒。直到最后,他尾隨著鄰居女孩到了公寓里,強奸了她,殺害了她,并又一次對冰冷的尸體進行了侮辱。
被抓住的時候,他毫無悔意。問到為什么要殺害女孩,他如此回答:
“我只是覺得她的哭喊哀求聲很煩,所以就把她殺了。就像你覺得一條狗叫喚得很煩,你也會把它殺了那樣。”
小男孩極為聰明,極善于偽裝自己,在行為敗露之前,很多的鄰居都覺得他是一個很有紳士風度的可愛男生。
診斷很容易:#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重點是:為什么?
家庭環境不和睦嗎?不,雙親相愛;哥哥也成長得很健康正常。
有遺傳因素嗎?不,整一個大家族里都沒有任何人有類似的問題。
心理學家調查了很久,終于發現:
男孩的母親有輕微的智力障礙。哥哥出生的時候,男孩一家住在鄉下,有家族其他成員的相互幫襯,其樂融融。
后來,母親懷著二胎,和丈夫搬到了城里。弟弟出生了,母親初來乍到,沒有任何人能施以援手。
孩子出生不久,輕微智障的母親就沒有辦法忍受幼子的哭泣和打擾。所以白天,在喂飽嬰兒之后,母親就會帶著自己的大兒子出門游玩,直到天黑丈夫下班,兩人才會回到家中。
媽媽回答心理學家提問的時候,一臉天真。她絲毫沒有意識到,看似周全的安排,給自己的二兒子,造成了多么可怕的影響。
在寶寶最需要感受愛、建立依戀和情感連接的時候,小男孩卻被一個人關在了暗無天日的小房間里;
他餓了、渴了、渴望溫暖,卻只能一個人忍受孤獨;
沒有人給他安撫,沒有人和他擁抱,他一次次聲嘶力竭的啼哭和抗議沒有絲毫的回應。
久而久之,他的大腦再無法培養感知情緒和愛的能力了;
他再也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去同情、去體諒;
他明明可以成為一個陽光快樂的小孩,卻最終變成了一個冷血絕情的殺人犯。
調查的最終,評審團要求心理學家判定:男孩是否有行為能力,是否應該負全責?
心理學家寫下:
我知道男孩有多無辜,但我又如何說他是無辜的呢?
他確實冷血得可怕;
他犯下了滔天罪行卻毫無悔意;
如果回歸社會,他會有很大概率會持續犯罪。
最終,男孩被判負全責。等待他的是死刑的懲戒,或是無期限的牢獄之災。
整個案件,最讓我感到恐懼無助的莫過于:
從始至終, 我們找不出一個罪大惡極的人;
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每一個人都是加害者。
02
紀錄片《怒焰狂花》,描述了這個世界上年齡最小的性侵犯人:五歲,是個女孩兒。
女孩一歲的時候,生母去世了。生父是個禽獸,不給她足夠的食物,并持續性侵她。女孩還有個小一歲的弟弟。
被解救的時候,女孩17個月大。因為小時候的虐待,她患上了一種叫做“反應性依戀障礙”的心理疾病。
她會把窩里的雛鳥一只一只地拿出來,任憑它們掙扎,折斷它們的脖頸。
她會偷養父母剁肉的刀子。
她會用筆刺自己的親生弟弟。
她會反復搓揉自己的下體直到紅腫流血,也會對自己的弟弟和其他孩子做一樣的事情。
心理醫生診療的時候,小女孩兒一臉天真無邪,又漫不經心地說:
“我想殺我的弟弟,我想殺我的爸爸媽媽,一刀一刀地刺。”
后來,小女孩被送到了專業的治療機構。她開始感知除了憤怒以外的其他情緒。她開始感受到悲傷、懊悔。如今,她成為了一名護士,立志幫助和她有一樣經歷的孩子們。
但這小女孩究竟有沒有被治好?還是屈服于治療機構嚴苛得近乎殘忍的賞罰機制和懲戒手段?
或許她一輩子都再也沒辦法感受到正常人可以感受的情緒,但是她最終選擇偽裝好了自己。
03
我曾經轉發了一條大學生虐貓的微博。
微博底下又人問我:小姐姐你說他為什么要這樣?
我不知道他的背景經歷。不論他是先天殘缺,還是后天影響,
我敢確保的是,他的心理狀態極其不正常,他的大腦結構也與常人有別。
最可怕的是:
這樣的心理狀態和大腦結構一旦產生了,幾乎不可挽回。
這些孩子們會掩飾,會偽裝,會屈服于法律的威懾,
但是他們可能永遠不會真心實意的懺悔。
孩子三歲以前如果沒有任何語言刺激,
他就再也沒有可能學會說話了。
孩子一歲以前如果沒有感受溫暖,
他可能就再也無法體察情緒了。
幼兒的成長就是這么神奇,
你錯過了就是錯過了,你傷害了就是傷害了。
造成的損失,
可能沒有任何辦法,
可以彌補。
所以你問我,為什么會對虐貓案異常憤怒。
不是因為我很愛貓,而是因為這很可怕。
如果我們不重視、不科普、不預防、不懲戒,
那么一個家庭、幾個人、一點無知,一點惡意創造的悲劇,其后果,終將會由整個社會來承擔。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
- 多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師范)
- 于教員 北京大學 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