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級了還不自律怎么辦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1-22】
孩子三年級了還不自律怎么辦
由他律到自律
有些家長認為,自律也許是自發形成的,有一些孩子天生自律意識比較強,而有一些孩子天生就比較懶散,其實并不是這樣的。自律是以他律為前提的,所以家長必須要約束孩子,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有些家長從小對孩子比較嬌慣,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家長也不會多加管教,那么這樣的孩子就很難形成自律性。
和孩子一起學習
家長和三年級的孩子一起學習有利于孩子形成學習習慣。一開始可以一起學習孩子的課本,慢慢地,家長就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自己可以在一旁看自己的書。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快一些,有些孩子慢一些,如果孩子心里遇到困難,家長要扶持孩子,又不能讓孩子形成依賴,這非常難把握。一個可行的辦法,是關注孩子的內心為主。如果孩子退縮了,那么家長一方面要陪著孩子去完成任務,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孩子,慢慢走上獨立之路。小學生剛開始進入學習的軌道,如果不想孩子走偏,家長就不能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尊重孩子的安排,不隨意打擾孩子
一旦孩子有了計劃和安排,家長要學會尊重和配合,萬萬不可隨心所欲地擾亂三年級的孩子:孩子本來在安安靜靜地寫作業,家長卻心血來潮地想要一起外出游玩,孩子正在忙著看書,家長卻安排孩子去做家務。當孩子已經安排好了先休息5分鐘再開始學習,家長卻非逼著孩子馬上學習,本來孩子很自覺自律地在完成自己的計劃,卻不得不中斷去配合家長的臨時安排,這樣的情況多了,孩子自然也就不會對自己計劃的履行負有責任心了。家長有安排需要提前與孩子商量,調整孩子的計劃,如果確實事發突然,那么也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不能一意孤行。只有不被打擾的孩子,才能逐漸形成自覺自律性。
目標定得小一點,具體一點
三年級孩子的學習任務不是一天完成的,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有效的事情。比如有些家長在孩子初次學習自然拼讀的時候,為了跟上老師的進度,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完成聽說讀寫的任務,結果一頓操作下來,什么都沒記住。但如果家長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每天只從磨耳朵開始,讓孩子自己試著讀一遍,剩下的家長再讀一遍,孩子沒有壓力,自然接受得更快。慢慢的過了兩三個月,孩子就能跟著家長一起往下讀了,再后來到獨立學習。不透支孩子的意志力,將其從孩子的身體里調動起來,這樣學得更好。
不溺愛孩子
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蜜罐當中,家長舍不得打舍不得罵,雖然我們不提倡棍棒教育,但是家長不可以溺愛孩子,當三年級孩子的自律性變得很差時,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不斷教育孩子,才能夠讓孩子盡快學會自律。
孩子三年級了還不自律的原因
家長疏于照料,缺乏家庭教育
孩子的自制力要借助家長日常日常生活的正確引導與文化教育,假如家長針對孩子僅僅采用不在乎的心態,針對孩子不守標準的個人行為聽之任之,缺乏家庭教育,孩子難以產生優良的控制能力。
本身不感興趣
一邊是枯燥無味的看書寫字背唐詩,另一邊是酣暢淋漓的踢球打鬧捉迷藏。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的,自然會對枯燥無味的事情提不起興趣。家長要知道孩子都喜歡能夠給他們帶來快樂的東西,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坐在書桌前面的孩子,真的寥寥無幾。家長想讓孩子能夠認認真真的學習,首先要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當學習對他們的誘惑比玩耍更大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會時時刻刻想著學習了。所以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要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著手。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
- 劉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材料智能設計
- 多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師范)
- 于教員 北京大學 教育學
- 陳教員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