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自律的孩子怎么管理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1-21】
如何管理不自律的孩子
1、循序漸進
要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需要給他時間去適應,不要過于急切地要求孩子。家長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幫助他們改變拖延和半途而廢的習慣,讓他們明白堅持的重要性。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就會形成自律的好習慣。
2、合理表揚和批評
對于教育孩子,一些家長認為要多表揚,讓孩子更加自信;而另一些家長則認為要多批評,規范孩子的行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要適當運用,讓孩子明白對錯,提高自身表現。
當孩子能夠自覺學習時,我們可以表揚他們的態度,肯定他們積極學習的上進心;表揚他們的細節,讓他們知道如何保持自制力;表揚他們的責任心和條理性,讓他們能夠明確學習任務并合理安排時間。
當孩子學習不自覺時,我們可以批評他們并說明后果,讓他們明白偷懶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同時應提供改正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糾正壞習慣;在批評時,語氣要客觀,不要傷害孩子,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提高。
3、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長可以教會孩子管理時間,讓他們自己設定做事的時間,進行規劃。不管孩子年齡多大,發展責任心都需要先有認識,行為稍滯后,這是因為孩子對結果的預見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因此,大人不應該直接給孩子唯一的行為后果,而是給他們提供多個選項,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
4、教會孩子積極面對事情的心態
有些孩子面對繁重的功課,常常想通過逃避來解決問題。因此,我們需要重視孩子的心態,教會他們耐心,并在他們完成部分內容時給予鼓勵,激發他們的動力。同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類和制定小計劃,細化學習任務,減輕孩子的壓力,讓他們用良好的心態完成學習任務。
5、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家長不應該溺愛孩子,對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滿足,甚至包括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這樣做不僅對孩子的成長無益,還會養成孩子的不自律習慣。因此,家長要堅定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同時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讓他們意識到收獲需要付出努力,從而無形中培養孩子的自律習慣。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缺乏自律
1、缺乏目標和計劃
孩子在寒暑假等閑暇時間里,常常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整天睡到自然醒,起床吃飯后就沉迷于打游戲,做一點作業后又看電視。他們沒有明確的規劃,時間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去。
2、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的自律能力較弱,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例如,在做家庭作業時,他們經常被周圍的事物吸引,擺弄其他東西并玩耍。他們常常表現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