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家教網(wǎng)首頁 > 家庭教育 > 看英國小孩怎么培養(yǎng)閱讀習慣
看英國小孩怎么培養(yǎng)閱讀習慣
【來源:易教網(wǎng) 更新時間:2013-12-07】
說到閱讀能力,必須得承認國際教育培養(yǎng)的更好,也是因為課業(yè)負擔沒有傳統(tǒng)教育這么重,中國愛讀書的孩子不少,只是沒完沒了的卷子和作業(yè)把時間都占了。留學到西方大學,教授多數(shù)都是留一天30頁左右的閱讀作業(yè),對于英文不過關,又沒有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中國孩子,不適應是肯定的。海外留學生大比例的掛科、留級、被勸退只是表象,沒有在中小學階段做大閱讀量和寫作訓練也是一個誘因。
博主暑假帶孩子去英國旅行,三周結束,小娃娃說:“爸爸,我還想在英國待著,不想回北京”。對于孩子來說,除了干凈的空氣、漂亮的湖區(qū)和彼得兔的童話,這個日不落國的魅力究竟還在哪里呢?
特轉發(fā)博主微信大號推送的一篇文章,看看英國人是怎么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的。本期推薦文章為世青教研第22篇分享文章,原創(chuàng)作者:白鮮平,我們已經(jīng)獲得了白老師的授權。
《英國小娃的閱讀生活》 白鮮平
作為一個語文老教師的女兒和一個愛書人、一個圖書出版從業(yè)人員,我一直自以為很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來到英國,才發(fā)現(xiàn),自己簡直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小打小鬧:實踐上是“淺嘗者”、理論上是“自由派”。更為缺少的,是所處的大的社會環(huán)境對親子閱讀的態(tài)度、重視、研究和支持。所謂巨大的反差,用在這里一點也不過分。
首先,我必須感嘆下,英國是個閱讀氛圍濃厚的國家。正如有人說法國是最適合戀愛的國度,英國是最適合讀書的國家。閱讀,和教養(yǎng)學識相連,向來以積極正面的形象出現(xiàn),直到今天,童書,還是和玩具一樣受歡迎的生日和圣誕禮物。親子閱讀在這個國家,稱得上是一項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的家庭活動。睡前閱讀(bedtime story),是其中的核心。我認識的老英,不管年紀大小,偶爾閑聊到對于童年的記憶,都會提到睡前故事這一經(jīng)典環(huán)節(jié),童年和親子閱讀密不可分,沒有親子閱讀的童年,在英國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英國孩子典型的睡前程序是:洗澡-故事-親吻-關燈-睡覺。我的一個朋友,有5歲和2歲倆個孩子。每天晚上,他和妻子一人負責一個,主要完給孩子讀書的大業(yè)。他說,給孩子讀睡前故事,這是他每天最重要的不可推諉的工作。他有自己的公司,他從來沒有因為公司的事情而不能陪孩子睡前閱讀。我的一個男同事,單位離家比較遠,他堅持早一小時上班,就為了能早一小時下班,趕上給女兒讀睡前故事。他笑說自己狡猾,這樣做雖然每天只有不到一小時的時間陪孩子,但是他慈愛的父親形象將和有趣的故事一起,長留在孩子的記憶里。
英國的孩子從上幼兒園(或小學預科pre-school)起,都有個小書包。書包里的東西很簡單,就是1-2本圖畫故事書和孩子的一些手工作品等。幼兒園和小學預科并不教授閱讀和數(shù)字等知識,幾乎就是個集體玩耍的場所。我能想到唯一與學習相關的就是這1-2本簡單的圖畫故事書,每天背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可以每天更換,也可以每周更換,一般是老師給選,也可以自選;一般1-2本,也可以多選。
滿4周歲上小學學前班了。薄薄的書包里提來提去的,還是2本圖畫書和閱讀記錄本。這時候正式起來了,書是老師為學生量身定選,每周更換圖書時,老師會檢查孩子的閱讀情況并且做記錄。家長需要把孩子在家里閱讀的書名也登記在閱讀記錄本中。讀完50本,班級會有小獎勵;讀完100本,會有大獎勵。小學里的走廊,拐角,見縫插針地安放著大大小小的書架,書架上的書可以在校內(nèi)隨便取、讀,也可以借回家。我兒子入學半年了,班主任發(fā)給家長的信中有關學習的,多數(shù)和閱讀有關,很容易給人這樣的印象:這英國的小學是不是就念念圖畫書啊?哈哈。這樣的高調(diào)引導下,孩子不形成讀書習慣好像反而不容易了。
社區(qū)圖書館是居民、包括孩子重要的活動場所。我去過的社區(qū)圖書館,毫無例外都有相對獨立的兒童閱覽區(qū)?ㄍǖ牡靥、低矮的書架、兒童無障礙的擺設,孩子可以在此讀書,攀爬,玩耍。我們的社區(qū)圖書館,每周還組織2次學前兒童的活動,唱歌、游戲和講故事。我兒子6個月起就參加這個活動,對圖書館的感情相當深。他有自己的小借書證,每次去圖書館,都會得到一個小貼畫,積夠四個貼畫,就可以去換一個小獎狀。我還會耍點小伎倆,把去圖書館搞成一個獎勵活動,比如他要是表現(xiàn)不好,我就警告要取消本周的圖書館之行,這樣兒子馬上就乖了。在寒暑假,圖書館還有讀書活動,在假期里讀完6本書的孩子,圖書館會把一個特制的小小證書寄給學校,學校會在大會上公開發(fā)證。想想,只要讀6本書就能被大會點名表彰,成本如此之低,孩子很愿意參加。此外,雖然大人孩子借書均免費,但是孩子借書超期未還,不與罰款。我女兒小的時候很喜歡一本學芭蕾的故事書,市面上買不到,只好反復續(xù)借。圖書館發(fā)現(xiàn)后,專門從別的館調(diào)劑了一本,以極低價按舊書賣給了我們,非常貼心。
政府在兒童閱讀這事兒也有作為。自2005年起,英國政府開始實行一項兒童閱讀培養(yǎng)計劃:“閱讀起跑線(Bookstart)”。提倡幼兒及早接觸書本,及早體會閱讀的樂趣。具體做法是每年給每個4歲以下的兒童免費發(fā)放一書包圖書,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享受圖書帶來的快樂,協(xié)助孩子跨出閱讀的第一步。這一書包圖書在帶孩子去每年例行體檢的時候,就能領到。據(jù)稱這是全世界第一個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政府免費贈書計劃。而實際上,我兒子領到的書包里,除了書,還常有意外驚喜比如音樂CD和玩具。
那么,在給孩子讀什么書的問題上,老英怎么選擇呢?兩個字總結:開心;三個字總結:不功利。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們在選擇給孩子讀什么書時,不會刻意去考慮這本書是不是益智,是不是寓教于樂,是不是蘊含著品德教育,是不是有助于培養(yǎng)良好行為等等。這從書的內(nèi)容、從學校和幼兒園老師給孩子們選的書目、從每年得獎的童書、從書店圖書館的陳列、從銷售排行榜,都很容易發(fā)現(xiàn)。我曾認真地和女兒的英語老師談過,也和一個著名童書出版商談過,他們認為,童書的最大功能不是教育,而是引導,引導孩子愛閱讀享受閱讀。如果以教育為目的,必然會影響孩子享受閱讀的過程,體會閱讀的快樂,功利性強的讀書最終只會讓孩子遠離讀書。1-4歲這個年齡段,是習慣養(yǎng)成初級階段,更是親子關系建立的關鍵期。沒有什么,是比和孩子一起對著書本捧腹大笑、和孩子一起模仿書本里的人物游戲,更溫馨的親子體驗了。
說實話,有國內(nèi)外的養(yǎng)兒經(jīng)驗的對比和實踐,我非常贊同老英這樣的選書原則。作為父母,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記憶是我們的重要職責,何不把學習、品德這些留給小學,留給未來?從自己做起,關注當下,給親子閱讀減負,給自己家的童書減負,讓孩子童年的記憶開心起來輕松起來,這樣做,表面上是離開了“教育”這一目的,實際上,教育卻是以輕松的姿態(tài)一直陪在左右。更重要的是,這開心和輕松將溫暖孩子的一生。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y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
- 劉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材料智能設計
- 多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師范)
- 于教員 北京大學 教育學
- 陳教員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