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分享:孩子成長中家長必須放棄的教育態度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12-09-17】
與孩子的相處是一門藝術。尤其是步入那些青春期的孩子,他們需要家長的平等,尊重,理解,信任,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你關愛他、約束他、指導影響他;孩子信任你、尊重你、聽從你的意見。但在實際的生活中,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的態度,對孩子影響巨大。這些態度也決定了孩子對父母教育的接受程度,然而,態度卻是父母最容易忽視的。下面我們請北京家教-易教網(www.cprowe.com)的教育專家邢老師,來和家長朋友們說說哪些教育態度是孩子不愿意接受的。
第一、居高臨下
通常我們家長在面對孩子時,經常不自覺的會表現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認為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就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執行。在這里要說明的是: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我們總以家長自居,即使批評確實是正確,孩子也會“口服心不服”。因此,溝通應該是在平等的氛圍下進行,孩子更容易接受。
第二、過度關心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活動空間以及要保守的小秘密。如果我們家長事事都要問個明白,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的世界一直收到父母的監視,自己的生活空間被壓縮,從而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逆反。
第三、事事代勞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做不好或不想讓孩子受到挫折,事事都親力親為,讓孩子喪失了動手思考的能力,但對孩子來說,不經歷失敗,怎能從失敗中學到生活的知識。畢竟,孩子在將來還是要獨自面臨人生的,我們家長不可能陪伴他們一輩子。如果現在沒有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他便無法把握未來。
第四、不要過于表揚
適當的表揚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但一定要把握一個度。過度的無謂的夸獎只會使孩子驕傲自滿,如果孩子聽慣了家長夸大其辭的贊揚后,在他們踏入社會后他們很可能只習慣于聽好話而聽不進反面意見,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第五、言行不一
我們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自覺的實行雙重標準。自己并沒有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反而過于要求孩子。而當孩子效仿家長的一些不恰當行為時,父母又要千番指責。言傳身教很重要,他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因此,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才能起到垂范作用。
最后北京家教-易教網(www.cprowe.com)提醒家長朋友們:和孩子相處,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我們的堅持。易教網全體老師也預祝我們的家長朋友能夠和孩子相處的和諧,融洽。享受和他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萬教員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英語
- 尚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