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建議:放開高校藝術新專業設置限度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08-03-25】
3月12日,全國政協委員王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政協會議期間他已提交提案,建議教育部適度放開涉及文化產業的相關新專業設置限度:凡有利于促進社會建設、經濟發展;促進產業鏈的延伸;促進各類人才的聚合,并能夠提供新的就業崗位的專業就應該放開。
調查:高校[b]藝術專業[/b]過于集中
在提案中,王康委員帶來了一份四川高校藝術類專業的統計。截止去年6月,四川省30所本科院校(含12所獨立學院)中,有28所高校開設有藝術類的專業,但其中只覆蓋了17個專業,涉及105個專業點。
調查中,[b]藝術設計專業[/b]開設高校最多,有23個高校同時開設,占總數的76.66%;有12所高校開設了音樂學專業占40%。此外開設表演、美術學專業的學校各有8所,各占高校總數的33.33%;開設動畫、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各有7所,各占總數的26.66%。較熱門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共有6個高校開設,占全省30所本科院校的20%。
他說,統計表明雖然許多高校都開設了[b]藝術類的專業[/b],但涉及文化產業的相關專業卻非常有限。如文化經紀人、畫廊經營與管理、藝術品價值評估、演出公司經營與管理、媒體廣告與媒體運作、體育經紀人、賽事贊助籌劃、精彩賽事打造、賽事與媒體互動等,與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的專業仍無人問津。
這使文化產業發展缺乏相應專業人才來作支撐,難以形成產業鏈。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b]藝術類大學生[/b]的就業空間。
反思:新專業風險巨大困難重重
王康委員說,歐美國家文化產業之所以較為發達,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對文化產業發展所需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用專業人才來支撐其文化產業的發展。各大高校不是不想開設文化產業發展所需的新專業,而是因為開設這類新專業十分不易。
他說,新專業的設置批準十分困難,教育部在審核新專業時,對目錄外的新專業要求高、把關嚴。在文化產業的人才培養方面,國內目前還沒有現成經驗和模式借鑒,新專業的設置難以做到十全十美。如開設文化產業新專業,在高校還是屬創新之舉,凡創新就難免冒險,失敗了誰來負責?
此外,開設相關新專業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不論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調研、職業崗位設計細分,還是專業的設計與銜接、課程設計、教材開發、師資培養、實驗實訓基地的建設都離不開巨大的投入。
建議:教育部適度放開新專業設置限度
王康委員在提案中稱,在新專業的設置問題上,教育部應按照創新精神,適度放開新專業的設置限度:凡是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所需的新型專業,只要有利于促進社會建設、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產業鏈的延伸;有利于促進各類人才的聚合,并能夠為社會提供新的就業崗位就應該放開。
此外,他還建議有文化部牽頭,財政部、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等單位開展促進文化產業專業人才培養的工作。應借鑒文化產業發達國家經驗,并結合我國實情,對該產業的發展及所需人才進行崗位細分,以制定分類和培養規劃;高校應調整優化現有藝術類專業設置結構,開設能支撐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專業;加強文化產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培養;拔出專項資金支持部分高校來開展涉及文化產業的特色專業建設。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
- 劉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材料智能設計
- 多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安全工程
- 周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學前教育(師范)
- 于教員 北京大學 教育學
- 陳教員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