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排列題怎么解?家長和孩子都能用的實用方法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10-21】
小學數學中的排列題,常讓孩子覺得“亂糟糟”,家長也難下手。其實,這類題目不是考記憶公式,而是考邏輯順序。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步驟,孩子就能自己理清思路。
第一步:找出題目里“不能動”的部分
排列題的核心,是看哪些元素有特殊要求。比如:
> 4個小朋友排隊拍照,小明必須站在最右邊,一共有多少種排法?
這里的關鍵是“小明必須站在最右邊”。這句話不是裝飾,是解題的鑰匙。既然小明的位置固定了,剩下的3個孩子就在前3個位置自由排列。
不用想“4的階乘”,直接去掉一個固定項。剩下3個人,第一個位置有3種選擇,第二個位置剩2種,第三個位置只剩1種。計算就是:3 × 2 × 1 = 6種。
第二步:畫出來,別光想
很多孩子卡在“想象不出來”。這時候,畫圖比背公式有用。
把四個位置標上號:① ② ③ ④
小明固定在④,那①②③留給A、B、C三個孩子。
列出所有可能:
- A B C
- A C B
- B A C
- B C A
- C A B
- C B A
一共6種。每一種都對應一個真實順序,不是抽象數字。孩子自己寫一遍,比聽十遍“用乘法原理”記得牢。
第三步:遇到“必須在一起”怎么辦?
常見題型:5個人排隊,甲和乙必須挨著。
這時候,把甲和乙當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占兩個連續位置,但內部甲在左、乙在右,或者乙在左、甲在右,有兩種排法。
現在不是5個人,是4個“單位”:【甲乙】、丙、丁、戊。
這4個單位全排列:4 × 3 × 2 × 1 = 24種
再乘上甲乙內部的2種順序:24 × 2 = 48種
別急著套公式,先問孩子:“如果甲乙綁在一起,算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引導他們自己得出“捆綁+內部排列”的邏輯。
第四步:遇到“不能挨著”怎么處理?
比如:3個蘋果和4個梨排成一排,要求梨不能挨著。
先排蘋果。3個蘋果排好,會形成4個“空隙”——蘋果之間和兩端。
_ 蘋 _ 蘋 _ 蘋 _
下劃線是能放梨的位置,一共4個空。
現在要選3個空,每個空放一個梨,梨之間自然不會挨著。
選3個空從4個里選:C(4,3) = 4種
但這是最簡版本。如果題目是“4個梨,3個蘋果,梨不相鄰”,那就不可能了——4個梨至少需要4個空,但3個蘋果只能產生4個空,剛好夠。這時是C(4,4)=1種。
關鍵是:先排沒有限制的,再插空。別一上來就想“怎么放梨”,先看“蘋果能撐出多少縫”。
第五步:數字題別漏掉“0不能當首位”
這是高頻錯誤點。
題目:用0、1、2、3、4、5組成沒有重復數字的三位數,有多少個?
孩子常直接算:6 × 5 × 4 = 120。錯了。
因為百位不能是0。0只能放在十位或個位。
正確做法:
- 百位:只能從1、2、3、4、5選,5種可能
- 十位:剩下5個數字(包括0),去掉百位用掉的一個,剩5個
- 個位:再剩4個數字
所以是:5 × 5 × 4 = 100種
錯的那20種,全是百位為0的無效數。不是計算錯,是條件沒看清。
第六步:錯題怎么記才有效?
不要只抄題和答案。建議孩子用三種顏色標記:
- 紅色:題目條件沒讀懂,比如忘了“不能重復”或“必須相鄰”
- 藍色:計算錯誤,比如3×2算成5
- 綠色:自己想到的另一種解法,比如畫圖法、枚舉法
每周花15分鐘翻一次錯題本,看紅色標記的題,問自己:“這次我漏了哪個條件?”
而不是問:“這題答案是多少?”
第七步:別迷信“技巧”,要練觀察力
排列題沒有萬能公式。每個題都是新情境。孩子能解對,是因為他們能從文字里抓出限制條件,而不是背了“相鄰用捆綁,間隔用插空”。
家長可以這樣問:
- “題目里哪句話最關鍵?”
- “如果去掉這個條件,答案會變嗎?”
- “你為什么選這個方法?還有別的辦法嗎?”
不要說“這個題型就是這么解的”。要讓孩子自己說出“因為……所以……”。
練習建議:從簡單開始,每天一題
第一周:固定位置類(如“小紅必須站第一”)
第二周:相鄰類(如“兩人必須挨著”)
第三周:插空類(如“不能挨著”)
第四周:帶0的數字題
每題只做一道,但要求孩子口頭講出完整思路。講清楚,比寫對答案更重要。
孩子不是不會算,是不知道從哪里開始想。排列題的訓練,本質上是訓練他們從模糊信息里提取規則的能力。
這種能力,將來用在閱讀理解、科學實驗、甚至生活決策里,都一樣有用。
別指望孩子一次掌握所有題型。他們只需要在每一次解題中,多問一句:“這個條件,到底意味著什么?”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萬教員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英語
- 尚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華中農業大學 應用化學
- 劉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法律 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