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列式怎么算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9-29】
(敲黑板!)這個問題問得好啊!很多同學覺得“反正我能心算出來,干嘛還要多此一舉?”來來來,我給你看個真實案例:我表弟三年級的時候,考試遇到一道題“一盒鉛筆有12支,老師買了4盒,分給6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幾支?”,他直接寫了答案8支,結果被扣分了,為啥?因為他沒列式,老師根本不知道他是不是蒙對的!
后來發現他其實用12×4=48,48÷6=8兩步算的,但因為沒寫出來,老師懷疑他抄同桌的答案,所以說啊,列式就像你的解題日記,不僅能證明自己真的會了,還能幫你檢查哪里出錯了!
別急著跑!咱們先把最基礎的步驟搞明白:
1、抓關鍵詞:像老鷹抓兔子一樣盯住題目里的數字和動作詞,總共”“剩下”“比…多”這些詞,對應加減乘除的符號
2、排兵布陣:把數字按順序放好,買3本書每本20元”直接擺成20×3
3、符號連接:動作詞變符號,“一共”用加號,“平均”用除號,“多幾倍”用乘號
舉個實戰例子:“小賣部礦泉水一箱24瓶,上午賣出18瓶,下午又進貨30瓶,現在有多少瓶?”
解題思路:
- 初始24瓶 上午-18瓶 下午+30瓶
- 列式:24-18+30
- 計算順序:先減后加,24-18=6,6+30=36
(這時候你可能要問:為啥不能先加后減?哎,這就是列式順序的重要性!如果寫成24+30-18,雖然結果也對,但和實際發生的買賣順序不符,老師可能要扣步驟分哦!)
注意啦!這些都是血淚教訓總結的:
數字順序顛倒:比5多3的數”寫成3+5(雖然結果對,但不符合中文邏輯)
符號張冠李戴:“減少到5”和“減少了5”天差地別
單位亂標:應用題最后忘記寫單位(比如寫成8而不是8個)
上周有個學生問我:“老師,題目說‘溫度從10度降到5度’,我列式10-5=5度,為啥錯了?”這里就是典型的陷阱!正確列式應該是10-5=5度嗎?不對!應該是10-5=5度的變化量,但題目問的是“現在溫度”的話,直接5度就行,看吧,列式不僅要算得對,還要和問題嚴絲合縫!
碰到那種又長又繞的應用題別慌,教你個絕招:像吃甘蔗一樣一節一節啃!比如這道題:“公園里有45人在跳舞,其中跳廣場舞的人數是交誼舞的2倍,跳街舞的比交誼舞少5人,三種舞蹈各多少人?”
這時候要:
1、設最少的交誼舞為x人
2、廣場舞就是2x
3、街舞就是x-5
4、總人數方程:x+2x+(x-5)=45
5、解方程得x=12.5…等等!人數怎么可能是小數?說明題目出錯了?不!這時候要檢查自己列式對不對,其實錯在街舞人數“少5人”可能導致負數,需要調整設定方法,看,列式還能幫你發現題目漏洞!
這招特別適合視覺型學習者!比如說這道題:“甲乙兩車從相距240公里的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甲車速度60km/h,乙車40km/h,幾小時后相遇?”
在草稿紙上畫個線段圖:
這時候列式思路馬上就清晰了:兩車速度相加,總路程除以速度和,算式就是240÷(60+40)=2.4小時。把抽象問題圖像化,列式難度直接減半!
教了這么多年數學,發現很多孩子害怕列式,本質上是沒理解數學語言和日常說話的區別,就像學英語要背單詞,學列式也得掌握“數學詞匯表”:
- “合計”“共計”→ 加號+
- “剩余”“還剩”→ 減號
- “每”“平均”→ 除號÷
- “是…的幾倍”→ 乘號×
記住啦,列式不是刁難人的把戲,而是幫你理清思路的工具,剛開始可能會覺得麻煩,但就像學騎自行車,摔幾次就會了,我到現在都記得,小時候因為“36人需要多少輛限載5人的出租車”這種題,死活想不通為什么要用36÷5=7.2然后進一法取8,總覺得“0.2輛車是什么鬼”,后來老師讓我實際列式:36÷5=7余1,所以7+1=8輛,這才恍然大悟,所以說啊,數學列式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能把現實世界的問題,變成可以計算的魔法公式!
(突然想到)對了!最近有個家長問我:“孩子總把加減法列式順序搞反怎么辦?”我的建議是:用生活場景模擬,比如拿真錢演示“錢包里有50元,花掉23元”就要寫成50-23,讓孩子明白數字對應的真實意義,實踐下來,這種方法比純做題管用十倍!
啊,不知不覺說了這么多,總之記住一句話:列式就像搭積木,一塊一塊拼起來,最后肯定能建成大樓,剛開始歪歪扭扭沒關系,多練幾次,你絕對能對著應用題邪魅一笑:“小樣兒,看我把你拆成算式!”
搜索教員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胡教員 福建醫科大學 五年制臨床醫學
-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地理信息科學
- 姜教員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金融
- 夏教員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會計學
- zl教員 北京工業大學 凝聚態物理
- 黃教員 北京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機器人)
- 張教員 北京理工大學 電子信息
- 張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北京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吳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