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學!北京百萬中小學生迎來新學期!朝陽學長學姐有話對你說!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6-18】
在每每挑燈夜讀雙眼酸澀時,在求解導數大題捶胸頓足時,是什么讓我們堅持下去?我們在書山題海中風雨兼程,支撐起的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期許;從爭先恐后的緊張氛圍中,練就的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定力。祝愿學弟學妹們能夠堅守夢想、且歌且行,最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周一劍——畢業于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本碩畢業于北京大學,現攻讀博士學位
興趣使然,我從高一開始自學數學物理,甚至用大學教材拓展知識面,這得到了老師們的大力支持,最終讓我在高考自主招生中突出重圍。自學能力是大學階段的核心能力,而我在八十中得到了提前開始自我探索的自由,至今仍葆有好奇之心,驅動我在科研道路上前進。
平靜的內心力量在今天是難以被忽視的軟實力,八十中豐富的課余活動無疑完善了我的人格。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內心所愛,勇敢追夢!
林瑞浩——畢業于北京市第八十中學,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我要對學弟學妹們說,祝你們在這里度過收獲非凡的三年。這三年過得如何不只取決于周圍的人,更取決于咱們學生自己。
有的人仍保持著自己生活的慣性,被動地等待著別人調整自己的軌道;而有的人主動思考、積極學習別人的優點和好想法,自己去找最適合自己的方向,如果同學們想成為后者,不妨好好把握擁有更多自主權而不失老師指導的高中生活。
韓冰童——畢業于北京市第八十中學,考入清華大學
老師們知識廣博、盡職盡責,課堂上豐富而有趣的教學在我心里種下了熱愛學習的種子,讓我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學習之余,我也參加了不少社團活動和學科競賽,增長了自己團隊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祝福學弟學妹們能夠享受學習的時光,發現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我堅信:奮斗之路永不停息,心懷熱愛方可奔赴山海。
李佩優——畢業于北京市第八十中學,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這是一所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學校,在課堂上,老師們的教學方式新奇而直指核心,讓我們對知識充滿了好奇心的同時對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們用激情和耐心引導我們向學,幫助我們夯實基礎,更帶領我們深入,是我們學習上的引路人。
對于學弟學妹們,我希望你們能珍惜這段寶貴的時光,努力學習,積極成長,不負青春,不負自己!
張冰——畢業于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本科畢業于外交學院,即將出國學習口譯
朝外就像授人以漁的長者,賦予了我追求夢想所需的知識、熱情以及自律。這里的學習氛圍自由活躍,以自學為主導,到了沒有老師督促的大學,依然可以自行保持學習節奏。平時老師們還總會為大家創造自行發揮的空間,每年還會有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希望學弟學妹們都能在這里學得盡興、結識良師益友。
也祝朝外延續風格,越辦越好!
范一凡——畢業于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本科就讀于東南大學
在朝外求學六載,學校“品格第一”的教育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為人處世,無論老師還是學生,每個朝外人的真誠、熱情、善良,讓學校有了家一般的溫度。這里沒有唯分數論的內卷和壓力,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去學習、掌握知識。
這里也沒有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老師引導,自主學習,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極大地提升了我們的學習能力。
朝外是一個重視學生個人發展的地方,學校尊重并支持同學們的興趣發展,無論學科競賽還是藝術類考試,你都可以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發揮潛能。
施雨鋒——畢業于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本科畢業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我覺得中學時期是人生中最純粹,最開心的時光。現在回看朝外的校訓:character first,the best I can be,到了大學以及社會中就能體會到其中各方各面的深刻含義了。我還要感謝朝外,給我們學習成長的空間,教我們品格第一,做人做事。
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夠來到朝外,能夠遇到這些老師。希望學弟學妹們珍惜高中美好的時光,努力學習,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未來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
鄧安東——畢業于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
攜筆從戎一直是我的夢想,實現這個夢想離不開我的母校朝外和我的老師們。朝外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純凈的學風,課間樓道里隨處可見追著老師問題的同學,學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專注于學習的環境。在這里我想和各位學弟學妹們說,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不要低估自己,要給自己定一個高目標,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曹宇琦——畢業于北京市朝陽外國語學校,現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
想起朝外,真的有太多溫暖片段可值得回憶了。朝外善良正直但同時又堅毅果決的老師們,滿足了我對優秀中學老師的全部想象,是我在不穩定的青春期時構建人生觀的重要一環,用全部的理解和支持托起了那個偶爾會迷路的孩子~最后衷心祝愿母校可以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成為更多人回憶里寶貴的青春印記!
關天宇——畢業于北京市陳經綸中學,現就讀于北京大學
作為一名經綸人,從初中起我就在陳經綸中學學習,她為我的發展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幫助。我想對朝陽區的學弟學妹說:戒驕戒躁,盡管結果或許不盡如人意,但一路奮斗過來問心無愧,你已經成功,希望你們在學習中永攀高峰,翻過一座座山,用最后的成績來讓人們聽到你們的故事吧!加油!
馬睿翔——畢業于北京市陳經綸中學,考入北京大學
仰望星空,同時也要腳踏實地。只有用最踏實的“笨辦法”才能打牢最扎實的知識根基。堅持上課認真聽講、整理筆記、問問題,下課認真完成作業、批改、訂正,這些聽上去似乎沒有那么高大上的學習方法,才是最正確的學習途徑,想要堅持下去也需要絕對的恒心。
我想對朝陽的學弟學妹們說,希望你們能永不服輸、永遠上進,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績!一定要時刻相信自己,不要喪失自信!Fighting!
祖悅植——畢業于北京市陳經綸中學,考入清華大學
致步入高中的學弟學妹們:高中是青春最美好的時光,前路既有學習的困苦與煎熬,也有等待你綻放芳華的一片天地。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愿你們能夠平和地接納,不屈地奮斗,堅定地前行,如一泓清泉靜水流深,卻能中流擊水,磋磨巖石鋒利的尖角。
張健以——畢業于北京市陳經綸中學,現就讀于清華大學
我的中學六年,全都是在陳經綸中學度過的。在這所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學校里,擁有六年的時光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希望陳經綸中學的學弟學妹們能夠在老師們的培養下茁壯成長,樹立遠大理想,祝愿陳經綸中學能夠在新的百年征途上昂首闊步,砥礪前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鐘芳雄——畢業于北京市陳經綸中學,現就讀于北京大學
陳經綸中學給予了我充分展示的平臺,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完成了王者榮耀數學建模的任務,并參與了“火龍卷”的物理研究,拓展了靈活的思維。我從陳經綸中學、從朝陽區走出,回望過去的求學生涯,也真心希望陳經綸中學、朝陽區的辦學質量越來越好。
衷心祝愿朝陽區教育水平蒸蒸日上,祝愿陳經綸中學在新的百年里再創輝煌,也祝愿學弟學妹們學業有成,實現理想!
侯玨——畢業于清華附中朝陽學校,現就讀于北京大學
在新源里的銀杏樹下,在柳芳南的紫藤廊中,我體驗了在書田中拍遍欄桿的俯仰,在數字里構筑文明的浪漫,從剛剛入學的成績平平,直到走向夢中的學府。
母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為我培養了運動的愛好和習慣;自強不息的校訓,讓我在坎坷的未來生活中,能時刻擁有一次次站起來的自信;全面發展的理念,也讓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常葆有對未知的好奇。希望清華附中在未來行穩致遠,越來越好。
房林靜——畢業于清華附中朝陽學校,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在高中三年里,感謝母校為我們提供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深深記在我的心里。記得有一次我考試成績不太理想,下課被叫到老師辦公室,當我懷著忐忑的心準備接受責備時,等來的卻是如細雨春風般的關懷。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吸取教訓。過則勿憚改。
接下來的日子里,我認真分析試卷,改正錯誤,有困惑的地方及時問老師,終于在下一次考試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傅煜涵——畢業于清華附中朝陽學校,考入清華美院
作為一名美術生,真正在學校的日子也只有兩年零兩個月,然而閉上眼往日回憶如煙云呼嘯吹來。剛剛還浸染在畫室里的大腦突然被轉移到學校,一時間有點“罷工”,知識總是選擇性的進入記憶,這漫長的“時差”讓我理解起問題常常慢半拍,腦海里編制的思維導圖也因此攪作一團找尋不到出口。
萬幸老師的耐心,在空白頁一點點梳理脈絡,帶我爬過千巖萬轉不定之路,循循善誘才能以破竹之勢找尋柳暗花明。
剛踏入高考考點之時還是局促不安,遠遠看到老師們清一色紫色的校服,伸手與我們擊掌傳輸力量不禁會重拾信心。希望母校能越來越好,培養出更多國之棟梁。
張曉雯——畢業于清華附中朝陽學校,現就讀于中國農業大學
在清華附中朝陽學校六年的時光里,我有幸遇到了許多擁有深厚的教學經驗和知識底蘊的老師,他們愛崗敬業、關心學生,讓我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了溫暖與關懷,他們不僅向我傳授了課堂中的知識,更在我人生發展的道路上為我引領了方向。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課堂教學之外,學校為我們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一年一度的運動會讓我們強健體魄,各種社團活動培養著我們的興趣愛好,游學參觀等校外活動極大地拓展了我們的視野,學校為我們搭建了許多平臺讓我們鍛煉自己的能力,讓我受益匪淺。
母校對我的培養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也祝愿母校的未來越來越好!
賴思雨——畢業于清華附中朝陽學校,本碩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
清華附中朝陽學校開放包容的環境、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和豐富優質的學習資源吸引了我,讓我決定選擇在這里度過六年時光。
都說經歷造就人生,感謝清華附中朝陽學校讓我在最青澀稚嫩、最敏感好奇的年紀與良師益友們相遇相知,又在豐富多彩且意義非凡的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形成對自我和對環境的認知,這都是我人生的寶藏。我衷心祝愿學弟學妹們都可以在人生的曠野中勇敢無畏地尋找自己的可能性,成就一段不留遺憾的人生。
搜索教員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楊教員 長春師范大學 數學專業
- 張教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網絡與新媒體
- 杜教員 北京理工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
- 叢教員 北京印刷學院 視覺藝術與出版設計
- 肖教員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電子信息工程
- 任教員 北京交通大學 新聞傳播
- 白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 趙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類
-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
-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