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家教網(wǎng)首頁 > 家庭教育 > 孩子的壞毛病屢教不改怎么辦
孩子的壞毛病屢教不改怎么辦
【來源:易教網(wǎng) 更新時間:2024-01-07】
孩子的壞毛病屢教不改怎么辦?
關(guān)注與交流是關(guān)鍵
有些孩子屢教不改,其實是為了得到父母的關(guān)注。當孩子有問題詢問或者需要家長的幫助的時候,家長需要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關(guān)注孩子的需求,跟他們交流。多問孩子,讓他感覺到你有在關(guān)注他,這樣的感悟會讓他更快改正自身的壞毛病,不會再犯錯。例如,當孩子把杯子弄到地上或把柜子里的衣服全部拿出來時,可能是因為他們想要父母的陪伴。如果父母一直忽視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會采取這樣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因此,父母要及時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yōu)槭裁磿@樣做,以及如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重點觀察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在經(jīng)過引導和批評后,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接下來的行為和情緒。如果孩子接受了批評并且糾正了錯誤,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更有信心。如果被批評之后情緒低落,要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只有讓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評了,他才會自愿去反省錯誤、糾正自身的壞毛病。例如,當孩子犯錯后感到沮喪時,家長可以主動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感受和想法。通過傾聽和理解,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調(diào)整情緒,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批評并改正錯誤。
給孩子時間去“慢想”
有時候家長無論怎么教育孩子,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因此也會屢教不改。還有的孩子犯錯誤完全是“快思”后的產(chǎn)物,因此家長應(yīng)該幫助他們“慢想”。讓孩子冷靜下來思考,思考自己的行為后果,以及犯錯誤后該如何應(yīng)對。面對孩子犯錯時不要給予批評教育,而是引導他們的反思,這樣的教育比一味地批評有用得多。例如,當孩子犯了錯誤后,家長可以提醒他們先冷靜下來,然后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以及犯錯誤后可能會帶來的后果。通過引導孩子進行深思熟慮,他們會更容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主動糾正壞毛病。
孩子的犯錯屢教不改的原因
壞習慣較難糾正
孩子養(yǎng)成了壞習慣之后,想要糾正過來就比較難了。家長不能只是以命令的口吻要求他們改正,而應(yīng)該具體地實施辦法,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習慣,從而幫助他們糾正以往犯錯屢教不改的壞毛病。例如,如果孩子經(jīng)常忘記做作業(yè),家長可以制定一個明確的作業(yè)時間表,并與孩子一起制定獎勵機制,鼓勵他們按時完成作業(yè)。通過具體的實施辦法和激勵措施,孩子會更容易改掉壞習慣。
家長的教育方式有誤
家長總覺得提高音量大聲說話,或者把孩子批評一頓,更有利于他們長記性、改掉壞毛病,事實卻恰恰相反。當家長情緒激動地和孩子溝通,小孩的注意力都被情緒吸引,不能很好地聽進去家長講話的內(nèi)容。甚至,如果家長上來就批評、數(shù)落他,孩子就會感到憤怒,這個時候,他們就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拒絕和家長溝通。這樣的次數(shù)多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從而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極心理,這時他們就會出現(xiàn)一些嚴重的叛逆行為。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用平和的語氣與他們交流。同時,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見,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表達自己。這樣的教育方式會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改正壞毛病。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印教員 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小提琴演奏
- 肖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人工智能
- 劉教員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小學教育
- 金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公共事業(yè)管理
- 卓教員 上海工程技術(shù)大學 金融學
- 馬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廣告學
- 譚教員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付教員 商洛學院 護理學
- 張教員 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
- 任教員 重慶大學 建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