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家教網(wǎng)首頁 > 家庭教育 > 多識字不意味孩子智商高
多識字不意味孩子智商高
【來源:易教網(wǎng) 更新時間:2024-01-03】
什么是真正的智力活動
開頭
最近,我和幾位從事教育工作的朋友一起觀看了一場超常記憶、閃卡、識字卡和珠心算的示范表演。這些活動都標榜著“智力開發(fā)”,但是觀看完表演后,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這些活動并不能真正開發(fā)兒童的智力。那些過目不忘的記憶、挑選點卡、識字、珠心算,并不是真正的智力活動,只是利用兒童時期的某些特性進行表演,除了滿足家長的虛榮心外,并沒有任何長久的益處,反而可能對孩子的正常發(fā)展造成傷害。
第一段
一位在場的老師指出:“閃卡不是教育工具,而是商品!它不僅無法開發(fā)兒童的智力,反而對孩子有害。”我兒子在3歲左右就認識了100多個國家的國旗,但我們并沒有過分重視。很多孩子都有類似的“本事”,但是這種記憶力并不持久,長大后就會忘記。只是有些家長誤以為孩子這種超過成年人的記憶力是智力超群的證明。
第二段
然而,記憶力并不是衡量一個人智力的重要因素。照相機式的記憶力對一個人的智力并沒有太大意義。在過去信息不發(fā)達的年代,我們需要依靠記憶儲存知識,所以記憶力被看重。但是在今天這個信息發(fā)達的時代,我們不再需要把大腦當作存儲卡或者記憶棒來使用。
第三段
兒童(也包括人類)真正的智力活動是通過探索、體驗、觀察、發(fā)現(xiàn)、聯(lián)想、反復嘗試、思考、分析、推理、想象和創(chuàng)造來實現(xiàn)的。換句話說,兒童每天進行的正常活動,尤其是自由玩耍和參與生活,已經在開發(fā)他們的智力。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一再強調兒童的親身體驗對他們的認知發(fā)展的重要性。智力活動意味著獨特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而不是簡單的背誦和記憶。
第四段
兒童通過運動學習。閃卡和識字卡的從業(yè)者說兒童的學習是通過視覺進行的,但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科學研究早就證明,兒童最主要的學習方式是通過運動進行的。在生命的最初幾年,思維與運動是一體的,也就是說,孩子在活動時,大腦才會工作。在靜止狀態(tài)下,大腦也不會動。事實上,不僅是兒童,就連成年人,最佳的學習方式也不是坐在那里看書聽講,而是動手去做。
第五段
兒童首先發(fā)展的是觸覺,而不是視覺。兒童在學齡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掌握自己的身體。只有掌握了身體,才能夠發(fā)展智力。這也是現(xiàn)代腦科學早就證明的事實。大部分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在身體感覺和平衡方面存在問題。要解決他們的學習問題,首先要讓他們進行一系列的身體運動,培養(yǎng)他們的運動感和平衡感。通過運動,身體將全方位的感官信息傳遞給大腦,兒童逐漸形成圖像思維。學齡前的兒童正在發(fā)展圖像思維,但還不成熟,直到學齡期才會有真正的圖像/形象思維,而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則更晚,要等到12-14歲。因此,讓學齡前的兒童進行抽象思維,只會透支他們的生命。
第六段
至于珠心算,孩子只是走了一條捷徑,表面上具備超常的計算能力。然而,真正的數(shù)學能力是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的。簡單地“算”并不能幫助孩子理解數(shù)理關系和邏輯,也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第七段
還有些家長給孩子進行早期識字訓練,聲稱5歲的孩子可以在一天內讀完一本10萬字的書。我不知道有哪本10萬字的書適合5歲的孩子閱讀?如果是成年人的書,孩子無法理解書中的內容,只不過是在他們的腦袋里塞了一堆亂碼。即使孩子有些許理解,提前進入成年人的世界對他們有什么好處呢?
結尾
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因為兒童的發(fā)展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幼小的孩子通過某些強化訓練可能表現(xiàn)出超常的能力,但這只是滿足家長虛榮心的資本,對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沒有任何好處。我們當時看著被展示的孩子,感到非常沉重。要記住,孩子不是我們的作品,他們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我們應該珍惜和善待他們。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