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我這樣安排,讓成長看得見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9-06】
在六月底的期末考試結束后,四年級的生活畫上了句號。站在新學期的門檻前,我忽然意識到:下個學期,我要成為五年級的學生了。知識會更難,節奏會更快,如果這個暑假白白浪費掉,可能開學時就落后了。于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開了個家庭會議,商量怎么過一個充實又快樂的暑假。
最后,我們定下了四個方向:讀書、練字、鍛煉身體、走出去看看世界。這四件事,就是我這個暑假的“四部曲”。
一、做一名真正的閱讀者
以前總覺得讀書是任務,但現在我發現,書里藏著太多有趣的東西。比如飛機是怎么飛起來的?恐龍滅絕真的和小行星有關嗎?歷史上的皇帝到底過著什么樣的生活?這些好奇,都在書里找到了答案。
這個暑假,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讀15本不同類型的書。不是隨便翻一遍就算完事,而是要真正讀進去。我把閱讀分成兩種方式:泛讀和精讀。
泛讀,就是廣泛地看各種書。我喜歡看科普類的,像《十萬個為什么》這樣的書,能讓我知道很多科學小常識;也喜歡漫畫書,比如《丁丁歷險記》,故事精彩,還能學英語;還有文學類的,像《草房子》,寫的是孩子之間的情誼,讀著讀著,好像自己也成了那個角色。
除了泛讀,我還參加了班級組織的“班班有讀,最美共讀”活動。這是馮老師帶著我們全班一起讀的書。我已經提前把《黑木頭》和《你的腳下,我的腳下》這兩本書讀了一遍。《黑木頭》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只狗之間的友情,很溫暖;
《你的腳下,我的腳下》則是一本關于城市記憶的散文集,每一頁都像一幅畫,讓人慢慢走進別人的故事里。
我打算每天晚上花半小時靜心讀書,不玩手機,也不看電視。有時候讀到特別打動人的地方,我會停下來,寫下幾句話感受。這種感覺,就像在和作者悄悄說話。
二、把字寫好,不只是為了考試
說起寫字,我真有點不好意思。以前寫作業,字總是歪歪扭扭,筆畫粗細不一,老師批改時經常說:“字跡潦草,卷面分扣了。”每次看到分數,心里都咯噔一下。我知道,這不是小事。考試時,字寫得清楚,閱卷老師看得舒服,印象分自然高一點。
所以這個暑假,我決定認真練字。我不再只是應付作業時隨便寫寫,而是把它當成一項必須堅持的習慣。
我報名參加了書法班,每周去一次,老師教我們怎么握筆、怎么起筆、怎么收筆。回家后,我也堅持每天練字。我用的是五年級的練字貼,每天練習一頁,重點是結構和筆畫的規范性。有時我會專門挑幾個難寫的字反復寫,直到寫得像字帖一樣。
另外,我還開始抄寫小古文。比如《論語》里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雖然不太懂意思,但抄多了,慢慢就熟悉了句子的節奏。一邊練字,一邊背誦,不知不覺,記憶力也提高了。
最讓我開心的是,現在媽媽看我寫作業,不再皺眉頭了,反而會笑著說:“今天字寫得挺穩的。”
三、動起來,讓身體也變得更強壯
我從小體育成績不算好。跳繩總是跳不好,跑步也跑不遠,上學期體測時,50米跑還被同學超過了一大截。那一次,我坐在操場邊上,看著別人跑,心里特別不是滋味。
這個暑假,我想改變。老師給我們發了一份暑期運動計劃,每天都有不同的項目,我照著做了。
周一:慢跑20分鐘,圍著小區轉一圈。剛開始跑不動,后來慢慢習慣了,心跳加快的感覺其實挺舒服的。
周二:間歇跳繩。就是跳30秒,休息15秒,重復8輪。一開始跳不了幾下就累得喘氣,但我堅持下來,現在能連續跳一分鐘了。
周三:耐力跳繩。連續跳5分鐘,中間不停。這需要耐心和毅力,我每天進步一點點,從300下到400下,再到500下。
周四:跑跳臺階。我家樓下有個小坡,我每天上去跑五趟,下來走兩趟,鍛煉腿部力量。
周五:拉伸運動。做完運動后,一定要拉伸,不然肌肉容易酸痛。我學會了幾個簡單的動作,比如貓牛式、站姿前屈,做完整個人都放松了。
周六:游泳。媽媽給我報了游泳班,這是我最期待的一天。水里自由自在的感覺太棒了,而且游泳對全身都有好處,還能改善呼吸節奏。
到了周日,我會回顧一周的鍛煉情況,看看哪一天完成得好,哪一天沒做到。如果有漏掉的,我就補上。就這樣,每天堅持一點點,身體也在悄悄變強。
四、走出家門,去認識更大的世界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我一直記得。書里的世界再豐富,也比不上親眼看到、親身體驗來得真實。
這個暑假,媽媽為我安排了兩次特別的出行。
第一次是參加夏令營,地點在大理。聽說我們要騎馬,走在蒼山腳下,穿過洱海邊的小路,還能住在白族風格的民宿里。我想象著清晨醒來,推開窗戶,看見遠處的雪山,陽光灑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那一刻,一定特別美。
第二次是和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一起去香港和澳門。我們約好了要一起吃港式早茶,看維多利亞港的夜景,去迪士尼樂園玩。小時候一起上學、一起玩耍,現在長大了,還能一起旅行,想想就覺得特別珍貴。
每次出門,我都帶個小本子,記錄下看到的新鮮事:比如在大理,我拍了一張風車的照片,旁邊寫著“風吹動的風車,像在跳舞”;在香港,我嘗了菠蘿包,覺得外酥里軟,甜而不膩,還特意記下了名字。
這些經歷,不會直接變成分數,但它們讓我變得更開闊,更有好奇心,也更懂得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我的暑假日記:笑臉每一天
為了讓自己不偷懶,我做了一個小小的計劃表——用日歷小報的形式記錄每一天的安排。每天完成一項任務,就在格子里畫一個笑臉。如果沒完成,就畫個哭臉。
剛開始幾天,我偶爾想偷懶,想玩手機,但一看到表格上空著的格子,心里就不舒服。于是,我又重新調整,把時間安排得更合理一些。比如把練字放在早上,因為那時候頭腦最清醒;把閱讀安排在傍晚,光線柔和,心情也平靜。
開學那天,我要拿著這張畫滿笑臉的日歷回學校。我相信,只要堅持,這個暑假就不會白過。
現在的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打開手機,而是翻開一本書;寫字時,會提醒自己“別急,一筆一畫都要認真”;運動時,會告訴自己“再堅持三十秒,就能更好”;出去玩時,會多觀察、多提問、多記錄。
這個暑假,我沒有想著要考多少分,也沒有想著要拿什么獎。我只是想,讓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讓成長看得見。
也許未來回頭看,我會發現:那個夏天,我讀了很多書,字寫得工整了,身體變結實了,也見識了不一樣的風景。這些點點滴滴,都會變成我成長路上的腳印。
而我現在最想說的是:每一個愿意努力的孩子,都值得被自己溫柔以待。這個暑假,我們一起加油吧。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馬教員 青海師范大學 小學教育(全科)
- 孫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電子信息
- 李教員 北京大學 空間科學與技術
- 高教員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英語
- 商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金融
- 王教員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
- 段教員 中南大學 冶金工程
- 文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漢語言文學
- 庫教員 清華大學 新能源研究
- 孫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