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親子關系,溝通非常重要(親子關系更親密)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4-11】
良好的親子關系,溝通非常重要(親子關系更親密)

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
作為六零后的我從小就生活在父母,尤其是父親的重壓之下,只有被訓斥和乖乖聽命的份,根本談不上溝通。自己做了父親以后,最大的愿望和唯一的家教理念就是要跟兒子交朋友,決不能讓自己受到的傷害在兒子身上重復一次。

親子關系的重要性
孩子教育,贍養老人,工作賺錢,身體健康是每一個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建議每一個家長都要好努力,特別是在教育方面,這是家庭的傳承與延續,是家庭教育促進法賦予家長的職責。

溝通的重要性
一晃孩子快三十歲了,現在我們的關系非常親密,基本達到了無話不談,說起來就打不住的程度。我在為此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在不斷總結。歸根結底我認為順暢的溝通是成功的關鍵,當然,溝通權利的喪失也意味著親子關系的失敗。

破壞溝通的癥結
先說說破壞溝通的癥結在所吧。孩子小的時候溝通不存在什么困難,這個大家都知道。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開始有自己的思想,形成個性,這個時期家長一般還以對待那個乖孩子的想法跟孩子溝通,當發現孩子不那么乖啦,不再言聽計從了,便發脾氣,并使出強制手段,雖然能得逞,但失效率也越來越高。問題就出在孩子長大了,而家長卻還停留在過去。從這里開始,親子關系開始漸行漸遠。

解決溝通問題的方法
孩子進入高中或大學以后,關注點會發生根本變化,開始對知識特別是自己的專業領域知識,或者社會,政治,人生乃至哲學等領域傾斜,而對吃穿等日常瑣事越發提不起興趣。可是家長此時對孩子的關注點感覺力不從心,以回避的方式對待,表現得漠不關心,還是見面就問吃的穿的,只有冷不冷熱不熱等話題,孩子當然不勝其煩,于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往往不歡而散,家長開始越來越沒自信。
那么怎樣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呢?我的經驗是,第一接受孩子長大了的事實,逐漸把他當成大人對待,逐漸拿出跟朋友相處的態度,平等相處,對等溝通,真誠面對。這樣才能跟上孩子長大的節奏,為以后跟一個成年人相處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二是跟隨孩子的興趣,強制自己不斷學習,不要因為不懂就拒絕跟孩子交流他感興趣的話題。可以想見,一旦觸動孩子的興趣點,他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反之要是總是擰巴著,當然道不同不相為謀啦。久而久之,話題越來越少,溝通越來越難,甚至彼此開始覺得陌生。這樣的親子關系就算是失敗了,一旦出現繞不過去的實質性問題,比如就業,婚戀,錢財等分歧,很容易上升為矛盾。這時候家長會很痛苦,很困惑,搞不懂為什么會是這樣。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病根出在十幾年前,而作為主動一方的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主動權,被孩子遠遠甩在了身后。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