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小孩子都有什么表現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2-01】
如何糾正孩子的自私小氣
了解自私小氣的表現
想要糾正孩子自私小氣的不良性格,家長就要去了解他們自私小氣的表現,從這些表現入手進行分析,掌握他們出現問題的真正原因。這樣的話,家長在引導他們做改正的時候,將會更加有針對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私小孩子的表現
1、凡事都只考慮自己
拋開小氣這一層,更多的我們會發現,很多被人稱為小氣鬼的孩子,大多都有些自私,凡事都只考慮自己,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看此事與自己到底是否有利,過分的趨利避害,就讓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的習慣。也因此,他們在面對自己所喜歡的東西時,總喜歡表現出一種霸道的態度和主張。
2、對自己的利益錙銖必較,對他人漠不關心
有的小孩家長一旦違背自己的心意就生氣、哭鬧、糾纏不清;和小朋友打交道也是愛使性子、鬧矛盾、愛記仇,總之,真可謂是怪到沒朋友。因為這樣的孩子常常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容別人越雷池半步,可以說總是處在孤獨、封閉、狹隘、冷漠、貪婪的負面情緒中。
3、吃東西專挑好的
如果是買了好吃的東西,孩子總是最先挑選他喜歡吃的,然后自己吃,絲毫沒有“孔融讓梨”的觀念。這樣的做法,多是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大人習慣把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吃有關。
4、性格孤僻
自私的孩子大部分性格都是非常孤僻的,他們不愿意跟別人交流,因為他們怕別人麻煩自己,或者是怕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如果孩子在學校里不僅愿意跟小朋友玩,自己帶了好吃的,也不愿意跟別的小朋友分享,那孩子肯定是特別自私的。
引導自私小孩子的方法
1、不要強制改正
對于小孩子來說,他們的習慣也是一點一點養成的,所以,我們家長應該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覺,孩子小氣,對自己的東西很在意,這也沒什么錯的,他們可能還不太懂得成人的道德觀念。因此,這個時候家長應該保障孩子物品的所有權,如果孩子不愿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家長不要著急,這主要是孩子非常喜歡自己的物品而已,或者可能發生過東西到別人的手里沒拿回來的情況。
2、不要寵愛孩子
孩子小氣、自私不愿與人分享,跟父母寵愛孩子有關。父母平時把好吃的、好玩的都讓給了孩子,有時候,孩子把這些東西拿出來準備給父母分享一下,但父母往往會說:“爸爸媽媽不吃,留給你自己吃吧。”父母的這種說法強化了孩子的“獨占”意識,這樣他們理所當然地覺得可以把好吃的、好玩的據為己有。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