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境之于孩子教育
【作者:郭教員,編號61563 更新時間:2013-09-05】 本人認為先不管孩子以后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但是有三點能夠做到就是一個優秀的人,即愛自己,愛別人,有責任感愛自己會讓自己健健康康的成長,不讓父母親友擔心,而這一點是以后為社會做貢獻,取得成就的前提。
愛別人才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才能與別人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才會融入社會,才能借助社會有助于自己的成長成才。
有責任感才會知道該做什么,該走什么樣的道路,才會因為責任而不會松懈,不會馬虎,才能經得起社會的誘惑,才能從失敗打擊中站起來。
而恰恰這三點是學校教育不能培養出來的,因為它需要密切跟蹤孩子,引導孩子,指引他們。學校教育在這方面的作用因而是微弱的。只能通過家庭,只能通過朝夕相處的父母。父母是否合格,我覺得有一些東西可以來判斷,孩子是不是什么都愿意跟你說,什么想法都透露給你,你對于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得到身邊的人的認同,等。
我近幾年一直持這樣的一個觀點,父母不僅僅是把孩子養大成人,更重要的是去教育他們會思考,會判斷,給予他們生存的技能本領以及為社會做貢獻。有時候我真的覺得人來到世間真的不容易,有時候甚至覺得出生真的是苦難的開始,因為你不知道以后會是什么樣子,這個社會有太多的不穩定因素。因此父母更有義務責任去幫助孩子的成長。
以我而言,孩子真的是一塊玉,需要雕琢,父母真的如同匠人一樣對他們有深刻的影響。我也有許多想法,很多是源于自身,很多是身邊看到聽到的,很愿意與家長交流。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