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調整心態化解壓力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11-09-05】高考對考生是人生的一次挑戰、一次機遇,誰都希望贏得最終成功。然而,面對高考,有的考生超常發揮,使夢想成真;有的考生正常發揮,實現了理想;有的考生發揮失常,使希望化為泡影。高考不僅是智力、能力的競爭,更是心理素質的較量。縱觀歷年的高考優勝者和事業有成者,他們無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考生考前的心理狀態是影響考生成績的重要因素。
正確對待壓力
來自高考的壓力是每一個考生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感覺壓力大小及對待壓力的態度不同而已。隨著高考的臨近,考生愈加感到競爭激烈,心情緊張,這是正常的。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緊張的時候,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劇,肌肉收縮。其實,這是身體在調兵遣將,積蓄能量。適度的壓力促進人的記憶力提高和激發創造潛能。所以說“井無壓力不噴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就是這個道理;正確對待壓力的考生,會把壓力轉化為超趕同學的動力,轉化為實現人生理想的信念;不能正確對待壓力的考生,面對高考,認為成敗在此一舉,從而整天提心吊膽、緊張焦慮,學習坐不下來,復習無計劃,應試狀態差。還有個別心理脆弱的考生失眠,甚至出現神經性頭疼、發熱、腹瀉等病癥。這些同學把壓力變成了阻力,被壓力所征服,成功就會離他們越來越來遠。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壓力是一柄雙刃劍。”正確對待壓力,可以使人進步,反之,則會變成失敗的根源。競技場上的無數事實都說明:總想贏者未必能贏,不怕輸者反而會贏。奧運賽場上之所以不斷有“黑馬”殺出,就在于這些運動員早已把“輸贏”置之度外。
考生的壓力,有來自客觀的,有來自主觀的,我認為最大的壓力還是來自自己。所以有人說“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超越自我,戰勝自己。這樣你就成功了一半。
隨著高校擴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已成歷史。高校擴招為更多的考生提供了深造機會。考生大可不必將高考看得過高過難,增加壓力。
學會自我調節
高三有做不完的題、考不完的試,生活三點一線,的確單調乏味、緊張忙碌。考生應該學會呵護自己的心情,調節自己的情緒。
當你感到身體倦怠時,不妨從教室里走出來,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樂趣。你可以觸摸一下綠草的溫柔,聞一聞鮮花的芳香,聽一聽鳥兒的歌唱,看一看魚兒的嬉戲,望一望藍天的白云。這也許會一掃學習的疲勞,給你帶來幾分創造的靈感。
當你的心情煩躁焦慮時,不妨從題海里游出來,你可以從同學的嬉笑聲中得到解脫、可以從欣賞音樂中感受輕松、可以從體育活動中贏得快活,你可以撿一塊石子,在水面上打一個漂亮的水漂,放飛自己的心情,你可采一束鮮花,在心中編制一個美麗的花環。當你沉浸在新的活動中時,就自然地轉移了注意力。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