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理分科 減負又不偏科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08-05-26】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最后意見稿11月7日敲定,新方案的出臺,對于2007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必將帶來不小的影響,昨日記者就社會關注的6大問題采訪了眾多專家和中學的有關負責人。
信息時報:高考新方案能給學生減負嗎?
廣東省教育廳普通高考改革研究課題組負責人:新高考方案的確有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廣東現行的高考模式,要求除藝術類考生外的每位考生都必須參加濃縮了眾多科目的綜合科的考試,所有考生的考試內容相同,不利于學生不同學科發展傾向的形成,造成學生負擔過重。新方案則可讓學生分別報考文科和理科,同時在考試科目上設置文科基礎和理科基礎,而且考題均以選擇題為主,學生的負擔自然會減輕。
新方案不會造成文理偏科
信息時報:新方案會不會造成文理偏科現象?
華南師范大學教科院高凌飚教授:(高教授直接參與了這次改革方案的制定全過程)不會造成文理偏科現象。因為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要參加基礎課的考試,基礎課都是文理相通的。根據現在中學實施的新課改標準,基礎課的考核已經降低了難度,但選修課卻難了很多,對于中學來說,不可能要學生放著容易學的課不學,容易拿的分不拿,而去專攻難點,這是不合情理的。
信息時報:標準分分開劃線會影響考生升學嗎?
省教育廳普通高考改革研究課題組有關負責人:廣東現行的高考方案存在著諸多弊端,比如,除藝術類考生外,每位考生的考試科目實際上都是9科,學生負擔大。總分計分方法沒有根據不同選考科目的不同考生群體分別轉換標準分,沒有按照不同的專業招生計劃與對應的選考科分別劃定錄取分數線,導致中學生為獲得高總分過于集中選考一些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不同選考科發展不平衡的情況日趨嚴重,而這種不平衡對中學教學及高等教育發展都會產生不良影響。選考科目過多造成考試天數過長,考生有多個總分和多種選考科目組造成錄取操作復雜,高校抵觸情緒較大。面對上述弊端,新高考改革方案進行了有效改進,比如:考試科目和考試時間都有所減少,標準分的計算也更加合理,實行文理科分別劃線,分別按文科類、理科類考生群體轉換總分標準分。文科基礎或理科基礎、“X”科的考試成績按各科目的考生群體轉換標準分,從這一點看,更有利于考生升學。
不會弱化英語教學
信息時報:英語(二)取消會不會弱化英語教學?
廣州市六中,華師附中教務處負責人:雖然英語(二)考試科目取消,但中學并不會因此就弱化英語科目的教學。因為,不管是文科考生還是理科考生,都要學習英語基礎課,在現在已經實施的高中新課改中,各中學都在按照新課改教學模塊教學,模塊中對于高中畢業時,中學生的英語應該達到什么等級都有明確的規定。
信息時報:新方案會不會影響中學教學?
華師附中校長吳穎民:高考方案怎么變化,都不會對學生造成影響。目前學校什么年級開多少門課程,完全按照新課改標準一對一的實施著,學校選修課開設的模式已經成為市教育局向全市中學推廣的標準參照。
廣州市六中教務處負責人:新高考改革方案要到2007年才實施,也就是現在的高二學生才開始面對新政策,但其實中學在教學上早已有應對,如今的學生從高二年級起就已經按大文和大理分班教學,與廣東將出臺的高考方案相吻合,不會對中學教學有任何影響,更不會影響學生。
基礎課考試難度有所降低
信息時報:命題會有些什么改變?如何備考?
廣州市六中、華師附中教務處負責人:備考這一問題現在說來還為時過早,因為學生應考是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的,目前新方案還沒有最后敲定,但有一點可以明確,就是高考方案一定是圍繞現在的新課改教學實行的。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將以往的綜合科科目改成了文科基礎和理科基礎,科目的試題都只考選擇題,適當降低了基礎課考試的難度,相對而言在專業科目特別是素質教育的考查上增加了難度。這樣的做法,有利于中學按新課程方案充分開設選修課,學生可根據個性特長和職業發展意向選擇學習內容,形成個人修習計劃。
專家評價
平衡了各方面
意見方案可行
華南師范大學教科院高凌飚教授認為,不管什么方案,只要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只要存在高考,就會有來自社會的壓力,這種壓力是客觀存在的,但總的來說,新方案平衡了各方面的意見,是一個可行的方案。廣東的高考也應走全世界公認的一套升學模式,即把高考看作是水平性考試+選拔性考試。我們現行的高考目的在于區分度,就是要把學生的差距拉開,這樣的結果是,今年高考考這道題了,于是所有的中學都去有針對性的突擊,明年高考的命題專家們只好紛紛再去找難題,造成高考的難度每年都水漲船高。高考就應該是對學生基礎性理論的一種考核,對于一些高校覺得現行標準不足以滿足學校的招生需要的,可以進行加試,小范圍的考試,這樣同樣能夠招到適合自己的學生,需要加試的學生也會拼命地努力用功。廣東的新課程標準正是向著這方面努力,學生共同
掌握的是基礎知識,在選修課上又各有特色。因此,這個新方案應該說是比較代表了各方面的心聲。
延伸閱讀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