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感恩寫成詩,把學習變成習慣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10-29】
你不需要在畢業時才想起該感謝誰。
真正能讓你走得更遠的,不是幾句抒情的句子,而是每天多做一道題,多背一個單詞,多整理一次錯題。
小學到高中,十二年,不是用來懷念的。
是用來打底子的。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老師沒教好,或者孩子不夠聰明。
其實,真正決定成績的,是方法,是習慣,是每天堅持的那一點動作。
第一,別迷信“刷題”,要會“復盤”
做一百道題,如果錯的還是同一個地方,那這一百道題等于白做。
真正有效的是:
- 每次考完,拿出錯題本,把錯題抄一遍,不抄答案,只抄題干。
- 問自己:我錯在哪兒?是概念不清?計算粗心?審題漏條件?
- 把同類題找三道,再做一遍。
- 一周后,不看答案,重做一遍。
錯題不是用來貼在本子上當裝飾的。
是用來當靶子,天天打,直到打中為止。
第二,時間不是擠出來的,是規劃出來的
學生常說:“我沒時間。”
其實,每天你有六小時是能自由支配的——早自習前30分鐘,午休后40分鐘,晚飯后1小時,睡前40分鐘。
加起來,就是3小時。
你用這3小時干了什么?
刷短視頻?發呆?玩手機?
還是:
- 20分鐘背英語單詞
- 30分鐘做數學壓軸題
- 40分鐘整理物理公式
- 30分鐘讀一篇語文閱讀理解
- 20分鐘回顧當天錯題
別等“有空”才學習。
學習,是每天雷打不動的安排,像吃飯、睡覺一樣。
第三,別靠“突擊”,要靠“積累”
語文閱讀理解,不是考前背模板就能拿高分。
你得讀。
每天讀一篇800字左右的散文或議論文,不求快,求懂。
讀完問自己:
- 作者想說什么?
- 用了什么結構?
- 哪句話最有力?為什么?
英語詞匯,不是靠考前背單詞書。
你得在閱讀中記。
遇到一個新詞,查一下,寫在便利貼上,貼在床頭。
第二天起床第一眼看到,晚上睡覺前再看一眼。
七天,你就能記住它。
數學公式,不是靠死記硬背。
你得推一遍。
比如,二次函數頂點公式:
\[ x = -\frac{b}{2a} \]
你怎么來的?
從配方法推一遍。
推過一次,你永遠忘不掉。
第四,家庭教育不是催作業,是陪習慣
家長最常說的話是:“你怎么又沒寫作業?”
這句話沒用。
有用的是:
- 晚上8點,你關掉電視,坐到孩子旁邊,拿出自己的書,安靜地看。
- 孩子寫作業,你不出聲,不打斷,不問“寫完了嗎?”
- 孩子遇到難題,你不說“這么簡單都不會”,而是說:“你先想想,哪里卡住了?”
你不是孩子的監工。
你是他的榜樣。
你安靜看書的樣子,比一百句“你要努力”都管用。
第五,試卷不是用來考分的,是用來找漏洞的
每次考試后,別只看分數。
看三樣:
1. 哪類題丟分最多?(選擇?計算?應用?)
2. 哪些題是“會做但做錯”?(粗心?速度?書寫?)
3. 哪些題是“根本不會”?(知識點斷層?)
然后,按這三類,做三件事:
- 會做但錯的:每天練5道同類題,限時完成。
- 根本不會的:找課本對應章節,重學,做課后習題。
- 丟分最多的模塊:每周集中攻克一個,直到穩定得分。
別想著“全面提高”。
你做不到。
你只能一個一個點,打穿它。
第六,別把“努力”當口號,要把它當動作
努力不是熬夜到凌晨兩點。
努力是:
- 鬧鐘響了,立刻起床,不賴床。
- 作業寫完,主動檢查兩遍。
- 周末不打游戲,去圖書館坐兩小時。
- 考試前,不抱佛腳,提前一周開始復習。
你不需要感動自己。
你只需要讓結果說話。
你不需要寫詩感謝母校。
你只需要在畢業那天,手里攥著一張成績單,上面的分數,是你每天早起、晚睡、糾錯、重做的結果。
你不需要說“謝謝老師”。
你只需要在大學錄取通知書上,寫下你的名字,然后告訴自己:
“這一切,都是我一點一點拼出來的。”
別等告別時才想起感恩。
感恩,是現在就把自己變成一個能扛住壓力、能獨立思考、能持續進步的人。
你現在的每一分鐘,都在為五年后的自己鋪路。
別浪費。
別把時間花在寫詩上。
花在題上。
別把感情藏在歌詞里。
藏在行動里。
你不需要被記住。
你只需要,變得更強。
搜索教員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張教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網絡與新媒體
- 杜教員 北京理工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
- 叢教員 北京印刷學院 視覺藝術與出版設計
- 肖教員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電子信息工程
- 任教員 北京交通大學 新聞傳播
- 白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 趙教員 中國人民大學 工商管理類
- 周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統計
- 高教員 上海理工大學 英語
-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