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家教網(wǎng)首頁 > 家庭教育 > 小學數(shù)學書原題的解題方法是什么?
小學數(shù)學書原題的解題方法是什么?
【來源:易教網(wǎng) 更新時間:2025-10-12】
解法:先求出一支鉛筆的價格,即0.6÷5=0.12(元),再計算16支鉛筆的總價,0.12×16=1.92(元)。
題目:服裝廠原來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進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來做791套衣服的布,現(xiàn)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法:先求出這批布的總長度,即3.2×791=2531.2(米),再計算現(xiàn)在可以做的套數(shù),2531.2÷2.8=904(套)。
題目:被減數(shù)、減數(shù)與差的和是120,差是減數(shù)的一半,被減數(shù)、減數(shù)和差各是多少?
解法:設差為x,則減數(shù)為2x,被減數(shù)為x+2x=3x,根據(jù)題意可得x+2x+3x=120,解得x=20,所以差是20,減數(shù)是2×20=40,被減數(shù)是3×20=60。
題目: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共360棵,其中蘋果樹的棵數(shù)是梨樹的2倍,蘋果樹和梨樹各有多少棵?
解法:設梨樹有x棵,則蘋果樹有2x棵,根據(jù)題意可得x+2x=360,解得x=120,所以梨樹有120棵,蘋果樹有2×120=240棵。
題目:甲倉庫存糧比乙倉庫多36噸,且甲倉庫存糧是乙倉庫的4倍,甲乙兩倉庫各存糧多少噸?
解法:設乙倉庫存糧x噸,則甲倉庫存糧4x噸,根據(jù)題意可得4x-x=36,解得x=12,所以乙倉庫存糧12噸,甲倉庫存糧4×12=48噸。
題目:甲乙兩人同時從相距36千米的兩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時行5千米,乙每小時行4千米,幾小時后兩人相遇?
解法:兩人的速度和為5+4=9(千米/小時),根據(jù)相遇時間=路程÷速度和,可得36÷9=4(小時),所以4小時后兩人相遇。
題目:兄弟兩人同時從家去學校,哥哥每分鐘走80米,弟弟每分鐘走60米,哥哥到校時發(fā)現(xiàn)忘帶作業(yè)本,立即沿原路返回,在離學校100米處與弟弟相遇,他們家離學校有多遠?
解法:設哥哥到校時所用時間為t分鐘,則哥哥走了80t米,此時弟弟走了60t米,哥哥返回時與弟弟相遇,哥哥又走了100米,弟弟又走了(80t-100)÷80×60米,根據(jù)兩人相遇時所走路程之和等于哥哥到校時弟弟走的路程加上哥哥返回時走的100米,可列出方程80t+60t=2×60t+100,解得t=10分鐘,所以家離學校的距離為80×10=800米。
題目:在一條長100米的公路一側(cè)植樹,每隔5米植一棵,兩端都要植,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樹?
解法:兩端都植時,植樹棵數(shù)=間隔數(shù)+1,間隔數(shù)為100÷5=20(個),則植樹棵數(shù)為20+1=21(棵)。
題目:爸爸今年35歲,兒子今年7歲,幾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兒子的3倍?
解法:設x年后爸爸的年齡是兒子的3倍,則(35+x)÷(7+x)=3,解得x=7,所以后爸爸的年齡是兒子的3倍。
題目:一艘輪船從甲港順水航行到乙港,每小時行25千米,3小時到達,從乙港逆水返回甲港,每小時行15千米,求往返的平均速度。
解法:先求出甲港到乙港的路程,即25×3=75(千米),再求出逆水返回的時間,即75÷15=5(小時),往返的總路程為75×2=150(千米),總時間為3+5=8(小時),則平均速度為150÷8=18.75(千米/小時)。
題目:兩列火車同時從相距570千米的兩地相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6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0千米,經(jīng)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解法:兩車的速度和為60+50=110(千米/小時),根據(jù)相遇時間=路程÷速度和,可得570÷110=5.18(小時),所以5.18小時后兩車相遇。
題目:在鐘面上,時針從數(shù)字“3”開始,分針從數(shù)字“12”開始,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當時針和分針第一次重合時,它們分別轉(zhuǎn)了多少圈?
解法:時針每小時轉(zhuǎn)1圈的1/12,分針每小時轉(zhuǎn)1圈,設經(jīng)過x小時時針和分針第一次重合,則(1/12)x+x=1,解得x=12/13小時,此時時針轉(zhuǎn)了(1/12)×(12/13)=1/13圈,分針轉(zhuǎn)了12/13圈。
題目: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人分3顆,則多10顆;如果每人分4顆,則少2顆,問有幾個小朋友?幾顆糖果?
解法:設共有x個小朋友,根據(jù)糖果總數(shù)不變可列出方程3x+10=4x-2,解得x=12,所以有12個小朋友,糖果有3×12+10=46(顆)。
題目: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做要10天完成,乙隊單獨做要15天完成,兩隊合作幾天可以完成這項工程?
解法:把這項工程看作單位“1”,甲隊的工作效率為1÷10=1/10,乙隊的工作效率為1÷15=1/15,兩隊合作的效率為1/10+1/15=1/6,根據(jù)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可得1÷(1/6)=6(天),所以兩隊合作6天可以完成這項工程。
題目:一本書,如果每天讀20頁,15天可以讀完,如果每天讀30頁,幾天可以讀完?
解法:因為每天讀的頁數(shù)×讀的天數(shù)=這本書的總頁數(shù)(一定),所以每天讀的頁數(shù)和讀的天數(shù)成反比例,設x天可以讀完,則30x=20×15,解得x=10,所以10天可以讀完。
題目:一個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比是2:3:4,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nèi)角分別是多少度?
解法:設三個內(nèi)角分別為2x、3x、4x,根據(jù)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可知2x+3x+4x=180°,解得x=20°,所以三個內(nèi)角分別為2×20°=40°、3×20°=60°、4×20°=80°。
題目:某工廠去年生產(chǎn)零件50萬個,今年比去年增產(chǎn)20%,今年生產(chǎn)零件多少萬個?
解法:先求出增產(chǎn)的零件數(shù),即50×20%=10(萬個),再求出今年的產(chǎn)量,50+10=60(萬個),所以今年生產(chǎn)零件60萬個。
題目:有一個牧場,牧草每天勻速生長,這片牧草可供10頭牛吃20天,或供15頭牛吃10天,問這片牧草可供25頭牛吃幾天?
解法:設每頭牛每天吃草量為1份,則每天新長出的草量為(10×20-15×10)÷(20-10)=5(份),原有草量為(10-5)×20=100(份),讓25頭牛中的5頭吃新長出的草,剩下25-5=20頭牛吃原有的草,吃完需要的時間是100÷20=5(天),所以這片牧草可供25頭牛吃5天。
題目:雞兔同籠,頭共20個,腳共62只,問雞兔各幾只?
解法:假設全部是雞,則腳有20×2=40(只),比實際少62-40=22(只),因為每只兔子比每只雞多2只腳,所以兔子有22÷2=11(只),雞有20-11=9(只)。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向教員 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廣告學
- 李教員 浙江理工大學 紡織工程
- 張教員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
- 王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法學
- 韓教員 中央財經(jīng)大學 工管法學雙學位
- 黎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
- 許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范教員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 段教員 天津理工大學 通信工程
- 鄧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