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論文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10-13】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孩子的確難管、難教,在處理班級的突發事件和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這個過程真的就是一個斗智斗勇的過程。但教育學生絕不是打、罵、訓,尤其是面對初一的新生。初三畢業班的學生成熟懂事,而新來的“小朋友”怎樣,對我來說,真是一種責任和挑戰。
他們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很多行為習慣、學習習慣都不同于他們小學六年的所學,所以,我認為首先要讓學生融入新的教學模式中,即用情境改造學生心態,引導學生快速上路。
什么是情境改造?情境改造的作用和引導教育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在積極引導新生盡快適應已經改變的生活、學習習慣,在初一學習中更早成熟起來,認識到初中學習的重要性,主動學習,為以后的學習打基礎。
因此,對初一學生的情境改造教育也很重要,以我班為例:
首先,營造一種家庭式的和諧班級氛圍挑戰枯燥生活。
“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這是徐校長每次班主任例會上都要說的,也是毛校長沒學期期末總結里談到的,更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老師如果愛護和關心每位學生,學生就樂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新生入學后,我便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他們接觸、交流;課間、飯后找他們說話聊天;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指導他們幫助解決;
在他們出現思想問題時,坐下來陪他們談心,耐心地說服教育;此外,體育課上、運動會上,為他們大聲加油、吶喊助威;考試前,陪他們共背共記,同時與他們的家長保持密切聯系、配合。雖然嗓子會啞、會曬脫皮、會浪費很多個人時間,但師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們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從而增強了整個集體的凝聚力。
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很快用新奇和歡樂取代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逐漸的喜歡這個集體并能為這個集體而努力。
其次,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改變古板制度。
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正所謂“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于是很多老師會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校規校紀,但這樣多往往會適得其反,讓調皮的學生反感,讓膽小的學生害怕。應該多鼓勵,少懲治,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為了彌補自己的錯誤而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是額外工作。
還有一點,“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點錯,班規不要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鼓勵大部分,批評教育小部分”才是我們制定班規的初衷。
需要補充一點,班規的制定要在開學初,定下了就不要隨意改變,有了班規就要以規定辦事,這樣對于新班級,開始階段的常規工作就能抓得住、抓得好,也能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礎,班級會積極向上穩步前進。
再者,培養一群充滿自信的學生群體挑戰學習困難。
自信,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是對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計,是走向成功的起點。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養樹立他們相應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開學初始,很多學生會因為跟不上進度,出現“拖腿”、“瘸腿”現象,嚴重的還會產生怕學、厭學心理,此時主張學生在自我暗示中培養自信,是有很大幫助的。
元旦的時候,我邀請了幾位學習成績優異的畢業生來到班上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介紹他們是怎樣較快適應初中學習生活的,畢業生的現身說法,對新生是大有幫助的,使他們建立信心,相信自己也會走出陰霾,迎來陽光。
除了學生學會自我“安慰”外,外來的信心教育也很重要,例如,期末考前每天放學時,我總會帶學生大聲喊出“自強不息,勇爭第一”的口號,很多老師笑我說我們班在搞傳銷,其實這樣做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更是能凝聚班級的集體榮譽感。
一個班級既有紀律,又有信心,還有目標,這樣的班級就是我所要追求的班級。所以情境教育對新生教育和插班生教育作用較大,適合他們的年齡和心理,有助于孩子的成長,班級的形成,更有助于他們心態的成熟。
解決班級難題的方法有很多,我所說的情境改造也是一種摸索,也是一種探求,希望這種方法能給學生帶來好的幫助與作用。如何把班級工作做好,我想方法只是一個方面,更關鍵的是態度。
什么樣的態度決定什么樣的結果,好的態度會給班級帶來希望,好的態度更會帶來更好的辦法,如果每個班主任都能積極挑戰班級難題,難就能“迎刃而解”。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李教員 浙江理工大學 紡織工程
- 張教員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王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法學
- 韓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工管法學雙學位
- 黎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
- 許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范教員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 段教員 天津理工大學 通信工程
- 鄧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類
- 余教員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工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