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提分必備:語數外等五大科目答題技巧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9-13】
6月24日北京中考就要開考了,這個時候除了最后的復習沖刺以外,掌握各科考試答題技巧也很重要,來看看北京中學名師們指導:中考五科怎么答題才能有效提分!
北京宏志中學教師楊慧:
一、審題
審題是否準確到位,直接決定答題的質量。審題到底要圈畫什么呢?一般包含六方面內容:考查的范圍、對象、能力、表述形式、要點數量及隱含的限制和要求。
二、答題技巧
《考試說明》中有這樣一道題:“結合文字內容,解釋‘新長征’一詞的意思。”首先考生要了解“新長征”的字面意思,即新的一次長途旅行或長途出征;其次“長征”具有哪些特點,即時間長、路程遠、過程艱難;“新”體現在哪兒,指太空飛行而不是紅軍長征;
最后,在文本中提取符合以上分析的文字內容,整合出類似下定義的答案。
在記敘文閱讀《機器人羅比》的題型示例中,新增一道深度追問題。“他期待的效果又是怎樣實現的?”一般“怎樣”、“如何”的問法,需要答出方法或方式,尤其是過程。議論文中“作者是如何/怎樣論述自己觀點的”這類論證過程題,也需要分析并答出作者使用的論證方法及論證的思路和過程。
此外,“結合具體內容作答”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作答”這類題難度較大,考生要綜合幾方面內容解答。比如古詩文默寫的最后一題:“根據情景選擇一兩句合適的詩句,并說說理由。”答題時除詩句的選擇合適外,還要解釋詩句的意思以及表達的思想情感,同時明確題目中提供的情景特點,最后指出所選詩句和情景之間的關聯。
對微寫作,考生要有“情境意識”,即題目規定“你”的身份是什么,關涉的對象是誰,“你”所處的情境是什么,需要完成的任務有何特殊要求等,由此來決定寫作的角度、說話的口吻、用語的風格,以及要說哪些話、按照什么格式等。
大作文中想象作文的選擇要謹慎,切忌憑空想象。科學幻想類作文需要一定科學知識支撐,不能天馬行空;對于連環畫類的想象擴寫作文,要挑選出擴寫重點,點明寓意,添加細節,不要犯常識性錯誤。
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學教師馬贏:
一、考場準備
考生考前要備好準考證和相應的文具——除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外,還要準備量角器、三角板、圓規等數學用具。開始做提前,先總覽全卷,對試卷難易有整體感知。
二、答題技巧
首先,認真審題,做好標記。審題要集中注意力,思維直指試題。用筆標記關鍵詞,找到解題的關鍵,注意細節,避免失誤。例如,解不等式組與求不等式組的整數解是不一樣的。關于統計的小題通常要多思少算。
其次,沉著應戰,果斷抉擇。每次測試都會有幾道創新題,題目貌似異常,其實都是對核心思想方法的考查;要冷靜回想它與平時見過的題目、書中的知識以及有關核心思想方法有哪些關聯,多畫個圖可能就做出來了。如果不會的較多,也不必急躁,能得一分是一分,能答一步是一步。在沒有改正的情況下不刪除已寫的內容。
再次,過程清晰,穩中求快。解題要爭取一次成功,反復檢查會耗時費力。要科學利用草稿紙。重視壓軸題前面幾問——前面的問題往往對后面問題的解答有鋪墊或暗示。
注意檢查,減少失誤。可采取特殊值法、排除法、代入法、繪圖法檢查。著重檢查易混易錯易漏點即可。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學教師倪思迪:
一、聽力
在去往考點的路上,考生可聽一些之前的聽力考試內容,作為背景音即可,不需要做題,讓大腦習慣英語環境。答題時,考生要充分利用每個小題的間歇期,瀏覽下一道題目,找尋關鍵詞,明確重點內容。
二、單選
對于每道題的題干,考生都要認真閱讀,每個單詞都有存在的意義。可標注重點信息,如時態題中的時間狀語。
三、完形
完形填空每個細節信息都和上下文緊密相關。大部分題目能直接通過翻譯得出,對于不確定的題要反復閱讀。考生要從上下文中尋找線索,從篇章的整體性出發,建立全局觀念。
四、閱讀
對于每道閱讀理解題,考生要根據題目回到文章定位。對作者觀點態度題,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觀臆斷。任何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所對應。除了關注細節,也要分析文章結構,以便準確定位。
對于五選五的題目,考生可先看選項找尋線索,然后在閱讀文章中選擇。對不能確定的內容,要和選項中的線索相對應,不能完全憑感覺。
的閱讀回答問題,大部分是細節題。答題時,考生要注意語法的正確性和人稱的轉換。最后一題可能是開放性或半開放性題目,考生要通讀文章,把要點找全。
五、寫作
對兩個題目,考生要快速瀏覽之后選定一個,不要糾結,從審題開始確定寫作要點,要記得用2B鉛筆標注題目一或題目二。檢查時注意標點的使用、主謂一致、名詞的單復數和時態等。使用多種句型,注意書面整潔,字體工整。
北京市第五十中學教師周天申:
一、認真審題
審題包括題目中的文字、圖像、表格和圖片所包含的所有信息。考生要將各種類型的信息綜合起來考慮,在腦中形成情景。做題出現停頓時,要重新審題確認是否漏看了條件。分析條件時,要抓住關鍵詞理清思路,對比較特殊的、描述比較詳細的條件要有敏感度,從中找出易錯點和“坑”。
對可探究科學問題,要標畫出情境中主動變化的量和被動變化的量。
對實驗證偽題,要注意分析并標出錯誤觀點所忽視的能影響實驗結果的關鍵因素。這是設計實驗不可或缺的因素。
對實驗設計題,要劃出所探究問題的自變量、因變量和控制變量。
二、精細答題
注意格式。比如可探究科學問題中的因變量與自變量的描述順序,總結表達式時的系數單位和變量的物理量符號要區分開,實驗設計表格時對變量順序、物理量符號和單位的選擇。
注意要點。證偽題要明確指出判斷方法;實驗設計要明確如何改變自變量,如何控制無關變量,如何得到因變量;計算題要有必要的受力分析和文字說明。
注意整體。不要空題,時間足夠的前提下盡量寫。在此之上,答題后返回讀一讀自己的答案,看看語言是否邏輯通順,要點是否足夠明確,不必要的條件不要隨意添加,術語和專業名詞不能有錯別字。
注意書寫。考生要把答題內容寫在指定區域。實驗題字數較多,可先在草稿紙上列個大綱或寫個草稿,以大幅降低書寫錯誤,有大量公式和數字的區域要字跡清晰。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高級教師王學珍:
1.選擇題
一般來說,選擇題后五題難度較大,考生解答時要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及其之間的聯系,對題目進行全面而周密的分析。常用方法有直接判斷法、分析比較法、排除法及信息遷移法等。對于易出錯的圖像選擇題,要分析起點、變化趨勢及終點是否正確。
2.生活現象解釋題
這類題目難度較小,考生要聯系所學相關知識,結合題目所給信息作答即可。
3.科普閱讀理解題
該部分主要考查考生閱讀文獻資料的能力,關鍵在于找準文本中的原話,直接“抄”寫即可。整合題目信息時,要聯系生活,注意答案的嚴謹性與邏輯性。
4.生產實際分析題
這類題取材于社會生活、現代科技、新材料合成等,往往有“高起點、低落點”的特點,主要考查考生運用化學反應原理及相關知識解決工業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難點是尋找循環利用的物質。方法一:看流程圖中是否有循環線,是否有箭頭將某一反應的產物或某一操作分離出來的物質回頭指向前面的反應。
方法二:如果沒有循環線,則看是否有某一反應的產物或分離出來的物質(包括結晶后的母液)是前面某一反應的反應物。
5.物質組成和變化分析題
考生可從特征反應、特殊顏色、氣味、現象等入手分析這類題,如:
(1)液液反應冒氣泡,一般是Na2CO3(或NaHCO3)跟HCl(或H2SO4)反應,放出CO2氣體;
(2)氣體通入溶液變渾濁,一般是CO2與Ca(OH)2發生反應;
(3)液液混合產生白色沉淀,可能是Na2CO3與Ca(OH)2反應生成CaCO3;
(4)某物質放入飽和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可能是CaO放入飽和石灰水中發生變化,此時白色沉淀是微溶的Ca(OH)2。
6.實驗原理分析及科學探究題
答這類題的一般過程是:實驗目的—問題—猜想—操作—現象—結論。考生首先要讀懂信息與實驗過程,明確實驗目的,帶著“目的”找答案,遇到問題,要返回查閱信息。答題中采用“取、滴、若、則”等字眼描述方案;采用“氣、液、固、溫、形”等描述現象;結合理論依據與實驗證據回答依據;通過描述直接/根本目的回答作用;
回答結論時,用短句分條書寫。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黃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 郭教員 四川師范大學 漢語言文學
- 鄭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熊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會計
- 霍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謝教員 內蒙古科技大學 建環
- 馮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網絡空間安全
- 曹教員 北京林業大學 自動化
- 劉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材料智能技術
- 郭教員 北京物資學院 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