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語文老師的“魔法課”:如何讓作文變得有趣又深刻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10-25】
在初中階段,很多同學對寫作文這件事既期待又害怕。期待是因為它能表達自己,害怕是因為總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但其實,作文并不需要千篇一律的模板,也不必總是苦思冥想才能寫出好文章。真正打動人心的文字,往往來自生活的真實感受和自由的表達。
我曾經有一位語文老師,名叫鄭老師。她教我們語文的時候,已經在這所學校待了很多年。她的課從不按常理出牌,卻總能讓全班同學心甘情愿地跟著走。她不是那種只會念課文、講語法的人,而是一個能把課堂變成一場小小冒險的引路人。
記得初一剛開學沒多久,那天早上第一節就是語文課。同學們剛坐定,教室門就被輕輕推開,鄭老師走了進來,手里還拿著一個音響設備。她笑瞇瞇地說:“今天這節課,我們來聽歌!”話音剛落,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
有人小聲嘀咕:“是不是今天放假?”
有人猜測:“難道是老師心情好,想讓我們放松一下?”
還有人悄悄翻書,以為這是臨時調換的課程安排。
鄭老師沒有解釋太多,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別急,先聽歌,然后把你們聽到的關鍵詞記下來。”接著,一首輕快的流行歌曲緩緩響起。音樂流淌在空氣中,同學們一開始還帶著幾分好奇和玩笑心態,但很快就被旋律吸引住了。
更讓人意外的是,鄭老師一邊聽歌,一邊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一個個詞句——有的是歌詞中的句子,有的是她即興圈出來的重點詞匯。她動作自然,像是在跳舞,也像在作畫。隨著節奏,她的身體微微擺動,仿佛被音樂帶動著前行。
聽完第一首歌后,她突然宣布:“現在,請幾位同學上來,根據這些詞,表演一段情景劇。”沒人敢第一個站出來,但最后還是有幾個膽大的同學鼓起勇氣走上講臺。他們模仿歌手的動作,配合著歌詞做動作,有唱有跳,有說有演,整個教室笑聲不斷。
輪到鄭老師時,她干脆直接上臺,扭腰、甩手、轉圈,完全沉浸在音樂中。那一刻,她不再是老師,更像是一個與學生一起玩耍的朋友。那場“歌舞會”持續了將近二十分鐘,氣氛熱烈得讓人忘了時間。
等大家安靜下來,鄭老師才慢悠悠地說:“好了,現在請用剛才記錄下來的那些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教室里瞬間響起一片哀嘆聲。“又要寫作文?剛剛才玩得這么開心,現在又要動筆?”不少同學心里直犯嘀咕。
但就在這個時刻,鄭老師站到了講臺中央,拿起一支粉筆,開始寫起了作文。她沒有打草稿,也沒有停頓,只是一邊回憶剛才的歌聲,一邊把那些零散的詞語串聯起來。
“當風穿過麥田,陽光落在肩頭,我知道,有些東西正在悄悄生長。”
“原來,成長不是轟轟烈烈的吶喊,而是某一天清晨,你忽然發現,自己已經走得很遠。”
“那首歌里的‘遠方’,不只是地理上的距離,更是心靈的一次出發。”
短短幾分鐘,她就寫出了一篇情感真摯、語言流暢的文章。文章里沒有華麗辭藻堆砌,卻處處透著溫度。它不是為了拿高分而寫的,而是發自內心的真實表達。
那一刻,全班都沉默了。不是因為震驚,而是因為被觸動了。
后來我才明白,鄭老師并不是真的要我們“聽歌寫作文”,她是在教我們一件事:寫作,本質上是一種感受生活的記錄方式。那些看似無關的歌詞片段,其實是生活中真實情緒的投射。當我們用心去聽,去感受,去聯想,文字自然就會從心底流出來。
從那以后,我不再覺得寫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每當我想寫點什么,我會問自己幾個問題:
- 我今天有沒有看到特別的畫面?比如夕陽下的操場、下雨天濕漉漉的街道?
- 有沒有一句話讓我心頭一顫?可能是朋友隨口說的一句話,也可能是廣告語里的一句調侃。
- 有沒有一種情緒一直纏繞著我?比如失落、興奮、愧疚,或者莫名的期待?
這些問題的答案,往往就是作文的開頭。
鄭老師從不強調“結構完整”“開頭結尾必須點題”這類硬性規則。她說:“如果你寫的時候心里有東西,哪怕只是一句話,也能撐起一篇完整的文章。”她鼓勵我們多寫日記、隨筆,哪怕只有三五行,只要真實就好。
有一次,我寫了一段關于奶奶包粽子的回憶。我沒有刻意描寫過程,只是寫了她手上裂開的口子,還有她一邊包一邊哼的小調。那天放學回家,我把這篇短文讀給媽媽聽。她聽完后眼眶有點紅,說:“你寫得真像。”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原來最打動人的文字,從來不是靠技巧堆出來的,而是來自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真誠表達。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也許是第一次獨自坐公交的經歷,也許是考試失利后躲在廁所哭的瞬間,也許是和父母爭執后突然理解他們的那一秒。這些微小的片段,都是寫作的寶藏。
我們不需要等到“靈感爆發”才動筆。真正的靈感,藏在日常的每一個細節里。只要你愿意停下腳步,看一看,聽一聽,感受一下,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聲音。
鄭老師常說:“語文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她教我們的,不只是怎么寫一篇文章,更是怎么看待這個世界。她讓我們明白,文字的力量,不在于多復雜,而在于是否真誠。
如今我已經畢業多年,但每次提筆寫作,耳邊總會響起那首曾被播放過的歌,還有鄭老師站在講臺上揮舞粉筆的身影。那堂課,不僅教會了我如何寫作文,更讓我懂得:寫作,是一次與自己對話的過程。
如果你也覺得寫作文難,不妨試試換個角度。不要把它當作任務,而是一次分享的機會。你可以寫一首詩,也可以寫一封信;可以描述一次旅行,也可以記錄一次失敗后的思考。只要是真實的,就有價值。
記住,最好的文章,從來不來自“應該寫什么”,而是來自“我想說什么”。
就像鄭老師說的:“當你不再害怕寫錯,文字才會真正自由。”
所以,別怕。從今天開始,試著寫下你此刻的感受吧。也許是一句簡單的感嘆,也許是一段模糊的記憶,但只要是你心里的話,它就已經是一篇好文章了。
寫作,本就不該是負擔。它是你與世界溝通的語言,是你留給未來的信件,也是你對自己最溫柔的陪伴。
愿你在紙頁間,找到屬于自己的光。
搜索教員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胡教員 福建醫科大學 五年制臨床醫學
- 劉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地理信息科學
- 姜教員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金融
- 夏教員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會計學
- zl教員 北京工業大學 凝聚態物理
- 黃教員 北京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機器人)
- 張教員 北京理工大學 電子信息
- 張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
- 楊教員 北京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吳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