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好方法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6-23】
最近半年小熊學習習慣很有問題:不主動做作業、字跡潦草、態度應付。只要媽媽有晚自習,他就不做作業,爺爺奶奶拿他沒辦法。
那天晚上我照例有晚自習,到家已經9點,而小熊三個小時才寫了預習作業,還有一篇作文,英語沒完成。我看著他那極沒有效率、做一下玩一會兒的樣子惱火極了!揚起巴掌狠狠的打在他的屁股上。我一貫不主張打孩子,因為之后需要更多的補救措施解決孩子教育問題。但是當時真的沒忍住。也可能自己最近也蠻焦躁。
小熊的皮膚很容易青,打過后,他的屁股青紫一片,我又忍不住掉淚、后悔。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小熊的狀態焉知不是我的過錯?
過了幾天,我問小熊,媽媽打了你一頓,你有什么感想?我希望他能記住這頓打,并引以為戒。誰知,他笑嘻嘻的說:“媽媽,你應該感謝你生活在中國。如果是在美國的話,你就犯了虐童罪,打孩子的屁股是性侵行為,是要進監獄的!”我一下子愣住了,立刻意識到自己的教育理念確實需要與時俱進了。
傳統教育中父母、教師是利用天生或約定俗成的“威”和“勢”迫使天然處于劣勢的孩子接受并遵守這種不平等,他們不能參與規則的制定,一切規則制定和裁判都掌握在成人手中,他們只能順從,否則就是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叛逆、調皮、不聽話。
在“為孩子好的”旗幟下,將孩子們馴化成為“順民”,長大之后,他們對權威也必是畢恭畢敬,不敢越雷池一步。中國千百年來的順民就是這樣形成的。
那么,規則意識是不是必須得在強權下才能形成呢?擁有現代公民素養的“準公民”到底應該怎樣培養呢?從小熊的話里我得到了一些啟發,那就是尊重、給予權利和參與規則的制定。
孩子作為一個生命個體,天然擁有的權利,我們作為家長和師長也無法剝奪:生命權、發展權等,我們可以教給他們判斷的方法、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而絕不可剝奪他們判斷和選擇的權利,F實里,孩子往往是規則的被動遵守者,而鮮有參與的權利與機會。一定會有家長這樣說:“鬼款!小伢知道什么!
還不是要家長把關?”即便是有問題的選擇(在家長看來有問題的),也應該并且值得尊重,家長該考慮的是怎樣培養孩子的判斷力。從長遠來看,這樣的孩子才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才會遵從內心做出選擇從而不悔此生。其次,是與孩子相關的一切事情都必須讓孩子參與,包括學習習慣中的一些規則,包括家庭事務原則。
孩子參與其中才會自覺遵守并愿意遵守。習慣的養成不可避免需要外力的約束,這個外力可以是家庭的契約,也可以是懲罰的措施,但要讓孩子心服口服。
根據以上理念,我和小熊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一起制定了作業守則,以及獎勵和懲罰措施,明確他的權利和必需承擔的義務,以契約形式打印,并且簽名。這樣一樣,實踐效果還真不錯,小熊變得更懂事了,不再那么任性,規則意識越來越強了!
按照古代寓言書的記載,誰能解開奇異的高爾丁死結,誰就注定成為亞洲王。所有試圖解開這個復雜怪結的人都失敗了。后來輪到亞歷山大來試一試。他想盡辦法要找到這個結的線頭。結果還是一籌莫展。后來他說:“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結規則。”他拔出劍來將結劈為兩半。他成了亞洲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創造規則而非被規則創造才會成就自己的夢想。
在孩子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為什么不能放手讓孩子參與到規則的創造中來呢?家長只要改變那么一點點,也許就會帶來孩子成長的大變化!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徐教員 山東英才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麥教員 首都醫科大學 康復作業治療
- 李教員 北京林業大學 應用統計
- 鮮教員 河北中醫藥大學 中藥學
- 鐘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網絡空間安全
- 孫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網絡空間安全
- 連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應用物理
- 吳教員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英語語言文學
- 江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網絡安全
- 馬教員 南開大學 臨床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