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解題策略與技巧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7-19】
篇1:奧數解題策略與技巧
枚舉法
1. 在研究問題時,把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一一列舉加以研究的方法叫做枚舉法(也叫窮舉法)。
2. 用枚舉法解題時,常常需要把討論的對象進行恰當的分類,否則就無法枚舉,或解答過程變得冗長、繁瑣、當討論的對象很多,甚至是無窮多個時,更是必須如此。
3. 枚舉時不能有遺漏。當然分類也就不能有遺漏,也就是說,要使研究的每一個對象都在某一類中。分類時,一般最好不重復,但有時重復沒有引起錯誤,沒有使解法變復雜,就不必苛求。
4. 縮小枚舉范圍的方法叫做篩選法,篩選法遵循的原則是:確定范圍,逐個試驗,淘汰非解,尋求解答。
例題: 已知甲、乙、丙三個數的乘積是10,試問甲、乙、丙三數分別可能是幾?
分析: 在尋找問題的答案時,應該嚴格遵循不重不漏的枚舉原則,由于10的因子有1、2、5、10,因此甲、乙、丙僅可取這四個自然數,先令甲數=1、2、5、10,做到不重不漏,再考慮乙、丙的取法。
解:
因為10的因子有:1、2、5、10,故甲、乙、丙三數的取法可列下表:
甲=1 乙=1 丙=10
乙=2 丙=5
乙=5 丙=2
乙=10 丙=1
甲=2 乙=1 丙=5
乙=5 丙=2
甲=5 乙=1 丙=2
乙=2 丙=1
甲=10 乙=1 丙=1
總共得到問題的九組解答。
甲=1 、1、1、1 、2、2、5、5、10
乙=1 、2、5、10、1、5、1、2、1
丙=10、5、2、1 、5、1、2、1、1
說明
如果沒有枚舉的思想,只是盲目地猜試,既費時間,又有可能重復或漏掉解答。
篇2:奧數解題策略與技巧
奧數解題策略與技巧: 轉化法
轉化法
化難為易,化繁為簡,這是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在解數學問題時,也常通過把問題進行適當變更達到難、易或繁、簡的轉化,從而達到最終解決問題的目的,這種思路叫做轉化法。
例
一輛貨車從甲地到乙地需8小時,一輛客車從乙地到甲地需6小時,貨車開了兩小時后,客車出發,問客車出發后幾小時兩車相遇?
解
這題與一般的相遇問題不同,全程多少,沒有具體的量,這時可以設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為“1”,這樣就把行程問題轉化成了工程問題。
貨車一小時走全程的1/8,客車一小時走全程的1/6,貨車走了兩小時后,還有路程為
1-1/8×2=3/4,
兩車合走一小時可走全程的:
1/8+1/6=7/24
所以客車由開始到相遇所用時間為
3/4÷7/24=18/7(小時)
篇3:奧數解題策略與技巧
奧數解題策略與技巧: 逆推法
逆推法是從題目中所表述的最后結果出發,利用已知條件一步步倒著推理,直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叫做逆推法。
基本解題方法是從最后得數出發,采用與原題中相反的逆運算方法:原是加的用減,原是減的用加,原是乘的用除,原是除的用乘推出原數。在列式中應注意加括號的地方加上括號。
例:
有一個數,把它擴大4倍以后減去46,再把所得的差除以3,然后減去10,最后得4。求這個數是幾?
分析:
除以3后如果不減去10,商應該是4+10=14。如果在減去46后不再除以3,則差應為14×3=42。
可知原數擴大4倍的乘積是42+46=88,由此推出原數是88÷4=22。
解:[(4+10)×3+46]÷4=22
說明:
逆推法還可以根據原題的表述順序,從正面列出數量關系式,再用逆運算方法得出原數。設這個未知數為 x
(4x-46)÷3-10=4,
x=22
篇4:奧數解題策略與技巧
奧數對于大多數的學生很難,做起來很吃力。其實做奧數是要講究方法的,下面是做奧數題常用的6種解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直觀畫圖法:解奧數題時,如果能合理的、科學的、巧妙的借助點、線、面、圖、表將奧數問題直觀形象的展示出來,將抽象的數量關系形象化,可使同學們容易搞清數量關系,溝通“已知”與“未知”的聯系,抓住問題的本質,迅速解題。
2、倒推法:從題目所述的最后結果出發,利用已知條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題目中問題得到解決。
3、枚舉法:奧數題中常常出現一些數量關系非常特殊的題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難列式解答,有時根本列不出相應的算式來。我們可以用枚舉法,根據題目的要求,一一列舉基本符合要求的數據,然后從中挑選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難則反:有些數學問題如果你從條件正面出發考慮有困難,那么你可以改變思考的方向,從結果或問題的反面出發來考慮問題,使問題得到解決。
5、巧妙轉化:在解奧數題時,經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
6、整體把握:有些奧數題,如果從細節上考慮,很繁雜,也沒有必要,如果能從整體上把握,宏觀上考慮,通過研究問題的整體形式、整體結構、局部與整體的內在聯系,“只見森林,不見樹木”,來求得問題的解決。
篇5:奧數解題策略與技巧
小學奧數,全稱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起源于20世紀代,最初是為了發掘和培養數學天才而設立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奧數逐漸發展成為一項國際性的數學競賽,吸引了全球范圍內的學生參與。在小學階段,奧數不僅是一種競賽活動,更是一種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數學興趣的有效方式。
本文將探討小學奧數常用的解題方法,并分析這些方法在提升學生數學素養中的作用。
一、思考角度的多樣性
小學奧數題目往往需要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常見的思考角度包括:
1. 正面思考:直接面對問題,尋找解決方法。
2. 反面思考:從問題的反面或對立面入手,有時能找到更簡潔的解決方案。
3. 極值思考:考慮極端情況,有助于快速找到問題的邊界條件。
4. 整體思考:將問題看作一個整體,尋找整體之間的關系和規律。
5. 有序思考: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步驟,逐步解決問題。
6. 模糊思考:在問題不明確或信息不完整的情況下,通過直覺和經驗找到解題方向。
二、學習工具與策略
在解決奧數問題時,學生常常需要借助各種工具和策略來輔助思考,這些工具和策略包括:
1. 線段圖:通過畫線段來表示數量關系,有助于直觀地理解問題。
2. 矩形圖:用矩形來表示集合之間的關系,有助于解決集合問題。
3. 韋恩圖:用于表示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補集,有助于理解集合運算。
4. 枝形圖:通過繪制樹狀結構,幫助分析問題的分支和可能性。
5. 對陣圖:用于表示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有助于解決邏輯推理問題。
6. 列表法:通過列表格來表示數據之間的關系,有助于解決數據處理問題。
7. 連線法:通過在圖形上連線,幫助找出元素之間的聯系,常用于邏輯推理和幾何問題。
三、思考技巧的靈活運用
奧數問題常常需要學生靈活運用各種思考技巧,這些技巧包括:
1. 假設法:假設某些條件成立,然后推導出結果,再與實際條件進行比較。
2. 歸納法:通過對具體實例的觀察,找出規律,并將其推廣到一般情況。
3. 構造法:根據題目要求,構造出符合條件的對象或圖形。
4. 配對法:將問題中的元素進行配對,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5. 對應法:找出不同集合之間的對應關系,解決對應問題。
6. 反證法:通過證明問題的否定不成立來確立原命題的正確性。
7. 還原法:將問題還原到其原始狀態,逐步分析,找出解決方法。
8. 化歸法:將問題轉化為一個已經解決的問題或一個易于解決的問題。
9. 代數法:使用代數工具和運算來解決問題,如解方程、作圖等。
10. 演算法:通過設計算法來解決問題,特別是那些需要大量計算的問題。
11. 擴縮法:通過擴大或縮小問題規模來簡化計算,找到問題的解。
12. 代元法:用字母或符號來表示未知數或變量,簡化問題的表達。
13. 消去法:通過代數運算消除方程中的未知數,找到解。
14. 排除法:通過排除不可能的選項來找到正確的答案。
15. 染色法:在圖論問題中,通過染色來確定圖的性質或找出解。
16. 方程法:建立方程組,解方程來找到問題的答案。
17. 附值法:給未知量賦值,通常是一些特殊的值,以簡化計算。
四、總結與提升
小學奧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總結和提升的過程。通過上述方法的實踐和應用,學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總結起來,奧數解題的關鍵在于:
1. 假設:學會在問題中建立合理的假設。
2. 轉化:將問題轉化為熟悉的形式或易于解決的問題。
3. 方法:靈活運用各種解題方法。
4. 規律:找出問題中的規律和模式。
通過小學奧數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提高數學成績,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邏輯思維、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對于他們的未來發展都是極為重要的。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譚教員 中南大學 結構工程
- 唐教員 中國音樂學院 二胡
- 王教員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資源與環境
- 王教員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碳儲科學與工程
- 陳教員 北京大學 城市與環境
- 喬教員 北京交通大學 電子信息
- 周教員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旅游管理專業(英語是第二學位)
- 馬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能源經濟
- 楊教員 華南理工大學 生物科學類
- 陸教員 北京交通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