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交流:培養孩子自信與適應力的關鍵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5-16】
家庭聚餐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時刻,它更是家庭成員之間情感交流和互動的重要場合。美國埃默里大學心理學教授馬歇爾·杜克(Marshall Duke)領導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餐桌上講述“家庭的故事”和與孩子坦率地討論負面事件,對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面對逆境時的適應性有著顯著的影響。
這項名為“家庭講述計劃”的研究歷時三年,追蹤了40個家庭中9到12歲青春期前少年的成長過程。研究人員通過磁帶記錄了這些家庭用餐時的對話,并讓家庭成員回答了一系列關于家庭功能對兒童個性影響的問題。杜克教授指出:“我們對青春期的轉變過程特別感興趣,因為這一時期對于個性和自我觀念的形成至關重要。”
通過對餐桌上交流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幾乎每個家庭在用餐時,對話都會從父母詢問孩子在校情況開始,隨后話題逐漸轉向周末旅行計劃或探親訪友等“遙遠的事件”。杜克教授的研究結論表明,除了父母的話語內容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共同討論本身也對孩子心理成長有著積極影響。
他強調:“在家庭的故事和家族的歷史中,包含著對孩子成長非常重要的東西,比如祖父母成長的地方、他們如何相遇等。”
此外,研究還發現,與孩子一起坦率地討論負面事件,如親人的去世,有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適應性。杜克教授建議,父母不應該刻意避免告訴孩子負面事件,而是應該與他們一起面對,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如何應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起伏。
隨著現代生活的快節奏,父母工作繁忙,家庭聚餐的機會越來越少。杜克教授對此表示擔憂,他認為:“全家人一起用餐的機會應該被神圣地保留下來。”因為這是培養孩子健康人格的寶貴時機,不應被輕易忽視。
餐桌上的交流不僅僅是食物的共享,更是家庭情感和故事的傳遞,它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講述家庭的故事和坦率地討論負面事件,父母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時培養他們應對挑戰和逆境的能力。因此,珍惜每一次家庭聚餐的機會,讓餐桌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座堅固的橋梁。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岳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 印教員 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小提琴演奏
- 肖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人工智能
- 劉教員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小學教育
- 金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 卓教員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金融學
- 馬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廣告學
- 譚教員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付教員 商洛學院 護理學
- 張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