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孩子溝通的七種有效方法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4-27】
如何改善與孩子的溝通?
一位家長發出了自己的苦惱,她的女兒在假期里要么寫作業,要么沉迷于上網玩游戲和聊天,對家長不聞不問。更讓人氣憤的是,當家長想和女兒好好溝通時,女兒卻頂撞著說:“我明明就是不懂事,不可理喻!”甚至在房門上貼了一張寫著“請勿打擾”的字條,家長氣得無話可說。青春期的孩子自然會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變得較少,難免會出現各種不和諧和矛盾。那么,家長們該如何改善與孩子的溝通呢?
1、建立平等關系
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是親子間有效溝通的基礎,也是青少年是否愿意和家長交流的關鍵。父母應當將子女看作朋友,平等、民主地處理親子關系。建立民主平等的親子關系,父母和子女要共同做到情感互相激勵、人格互相尊重、在困境中互相幫助、在過失時互相彌補。

2、尊重與溫情
尊重和溫情是創造良好家庭氛圍的良方。溫情不僅僅包括關心孩子的物質方面,還應更多地關注孩子的精神方面。如果父母能時常微笑著和孩子交流,就能為孩子創造一個溫暖的家庭氛圍。
3、傾聽
許多孩子抱怨父母整天嘮叨,說得太多。這是因為孩子對父母不傾聽的不滿。許多家長感到苦惱,自己的孩子總是把大人的話當耳邊風,說一百遍就像沒說過一樣。正是因為父母說得太多,才迫使孩子把父母說的話當耳邊風。在家庭中,傾聽行為不良的家庭充滿了相互指責。

4、接納
“接納”指的是尊重他人的個人價值觀,對別人的問題表示關心。當一個人感到被接納時,內心就會感到溫暖、安全、放松,沒有疑慮,沒有孤獨感。因此,“接納子女”能夠有效地拉近家長和子女之間的心理距離,縮小“代溝”。
5、正向關懷
正向關懷,指的是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言行中的光明面或長處,并加以表達。家長應該客觀地分析孩子的優缺點,看到孩子全面的表現,并選擇其中的優點加以贊揚。
6、準確表達
準確表達主要是指向孩子傳達內心的意思、愿望,使孩子能及時感受到父母“批評”和“教育”中所蘊含的關愛和善意,減少因為父母“言辭不當”而引發孩子的抵觸情緒。

7、給予孩子決策權
許多父母認為,自己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然而就算你的“話”是百分之百正確的,也不能因此剝奪孩子自己做決策的權利。
改善與孩子的溝通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只有在平等、尊重、傾聽、接納、正向關懷、準確表達和給予孩子決策權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使家庭更加和諧幸福。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岳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 印教員 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小提琴演奏
- 肖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人工智能
- 劉教員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小學教育
- 金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 卓教員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金融學
- 馬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廣告學
- 譚教員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付教員 商洛學院 護理學
- 張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