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分析
這位學生理科基礎比較薄弱,高三上期末理綜只有130的水平。因為第一次當老師,加上自己剛入大學校門不久,最開始我也很沒有經驗。很多知識和題目自己明白,但是用語言表述又是另外一回事,時常會出現我講了很多學生卻不知所云的情況。本著提升自己也對別人負責的目的,我開始不斷總結并試著使用新方法。慢慢地我發現自己講課有個特點,在講解知識點尤其是解題過程的時候我基本上是一口氣敘述完的,對于學生的情況我并沒有深入了解。
輔導方案
我想可能是我缺少了某些互動的環節,于是我試著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主動思考,同時更多地了解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例如在講解一道題之前我可能會在事先了解一下學生的思路,經過對他思路的分析我能夠發現學生在這類知識點或者習題當中所出現的問題。緊接著具體講解的過程我會引導式地帶動學生解題,通過問答的方式完善整個解題過程。慢慢地考生便能夠跟上我的思路,有時候還會有很多新方法新發現。
輔導效果
這種互動式的輔導方法,對于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尤其受用,他們往往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認識了解,這也算是我在輔導學生過程中所斬獲的第一個經驗。大約經過四個月的輔導,該生最后的高考理綜成績足足提高了六十幾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