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在學校聽話而在家不聽話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3-03】
1. 家庭環境安全舒適,孩子表現不聽話
家庭是孩子最熟悉和安全的地方,他們知道無論做什么,父母都會在身邊支持和保護他們。由于這種安全感,孩子可能會更加放松和自在,在家里表現不聽話。他們知道即使不遵守規則,父母也不會對他們采取過多的懲罰。這種放松的態度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家中不聽從父母的指導。
2. 學校環境陌生,孩子更加收斂
與在家相比,學校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孩子可能會感到不安和緊張。面對陌生人和新的環境,孩子會變得更加警惕和謹慎,因此更有可能遵守學校的規則和老師的指導。在學校,孩子需要適應新的社交環境和與其他孩子相處,這也使他們表現得更加收斂和聽話。
3. 孩子已了解父母的管教方式,知道不聽話后果不大
孩子在家中已經了解父母的管教方式,他們知道即使不聽話,父母也不會對他們采取過激的手段或嚴厲的懲罰。因此,孩子可能會選擇不聽從父母的指導,因為他們知道后果不會太嚴重。相反,在學校,孩子對老師的管教方式和后果可能不太了解,因此更有可能聽從老師的指導,并遵守學校的規則。
4. 老師采用引導、肯定和贊揚的方式教育孩子
與家長相比,老師在教育孩子時更加注重使用引導、肯定和贊揚的方式。老師會鼓勵孩子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表揚他們的努力和成就。這種積極的反饋和肯定讓孩子感到受到重視和認可,從而增強他們聽從老師的動力。此外,老師還會采用引導的方式教育孩子,幫助他們理解正確的行為和規則,并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
5. 家長的榜樣力量
作為家長,我們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會觀察和模仿我們的行為和態度。如果我們自己不遵守規則或者不表現出良好的行為,孩子也很可能效仿。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樹立榜樣的力量,為孩子樹立正確的行為模范。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過程,與他們一起學習和探索,共同成長。
總結起來,孩子在家不聽話而在學校聽話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家庭環境的安全舒適、學校環境的陌生,孩子已經了解父母的管教方式和老師采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家長的榜樣力量。要幫助孩子在家同樣表現出聽話的行為,家長需要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理解,引導和激勵孩子,樹立榜樣的力量,并與孩子一起共同學習和成長。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業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經濟學
- 梁教員 重慶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濟學
- 孫老師 大學講師 應用經濟學
- 鄭教員 首都師范大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蘇教員 華中科技大學 公共管理
- 蔡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電信工程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