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孩子不和父母溝通怎么辦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2-05】
如何與17歲孩子建立有效溝通?
親子溝通,父母需要放低姿態
很多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常常采用居高臨下的方式,這種方式只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權威性,而不是真正的溝通。17歲的孩子不會主動與父母溝通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的這種自以為是的“權威性”。因此,父母需要放低姿態,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尊重和重視孩子,才能打開孩子的心扉,建立起溝通的橋梁。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成為朋友。這樣,孩子才會愿意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可以通過共同的興趣愛好來加強親子關系,例如一起看電影、一起做飯、一起運動等等。通過這些共同的活動,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心理狀態,從而更好地與他們溝通。
溝通要把握時機
在與孩子溝通時,父母需要把握好時機。如果父母一周內頻繁地向孩子詢問學習情況,孩子會感到厭煩。建議父母利用周末的時間進行溝通,一次性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問題。同時,父母在溝通時要闡述事實,不加入情緒化的評判。例如,可以說“本周你有3次沒有完成語文作業,兩次數學作業只完成了一半,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這樣的表達方式更客觀,能夠有效避免孩子對父母的反感。
做針對性的引導
17歲的青少年渴望獨立自主,對父母的管教和約束感到不滿,這是因為他們希望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與成人建立平等的關系。因此,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需要做到針對性的引導。父母可以通過詢問孩子的意見和建議,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被尊重的感覺。同時,父母也要理解孩子的需求,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有機會獨立決策和承擔責任。
為什么17歲孩子拒絕與父母溝通?
家長的攀比心態
家長之間的攀比心態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學習上的壓力,使他們不愿意與父母分享。家長應該重視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關注他們的進步和努力,而不是過度強調與他人的比較。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改善他們拒絕與父母溝通的現象。
家長對孩子的嬌生慣養
有些家長認為與子女難以交流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家中嬌生慣養,從小自由放任慣了。這種養育方式使孩子養成了隨心所欲、不聽父母話的習慣,導致雙方很難溝通好。因此,家長也不必過于著急和急躁,待孩子慢慢長大成人后,他們自然會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態度。
打擊式教育
家長在與孩子聊天時,常常會在幾句話之后就說孩子笨,這種言語上的打擊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疏遠家長,不愿意與家長溝通。家長應該避免用比較來衡量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聰明程度,而是要鼓勵孩子,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自信心。
總結
與17歲的孩子建立有效溝通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需要父母放下架子,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建立親密的關系。父母要把握好溝通的時機,闡述事實而不加入情緒化的評判。同時,父母還需要做針對性的引導,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需求,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此外,家長應該避免攀比心態、嬌生慣養和打擊式教育,以促進與孩子的良好溝通和關系發展。通過這些努力,父母可以與孩子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幫助他們成長和發展。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