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愛哭愛發脾氣怎么辦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1-01】
教育專家分享:教會孩子情緒管理的方法
家長共情,幫助孩子平復情緒
孩子不聽話、愛哭愛發脾氣,這種情況很常見。家長應該先跟孩子共情,表達對孩子情緒的理解和接納。用“我知道你很難過”、“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這樣的句子來表示對孩子的理解。這種共情能讓孩子的潛意識浮出表面,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后,他的怒火就少了一半,孩子的情緒也會慢慢開始平復。
引導孩子說出原委
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有時候他們的情緒點在成年人看來很“奇葩”,很難理解。但是孩子急于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感受,大人卻不明白,越急就越說不清楚,最后硬生生把自己急哭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給孩子一個抱抱,讓他先平靜下來。然后再慢慢引導孩子,讓他把心里想說的話完整地表述出來。
允許孩子哭鬧,給予釋放情緒的時間
當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正常的情緒發泄并不是壞事,而家長強制性地阻止,容易引發孩子的情緒升級。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你還要哭嗎?等你哭完了咱們再談論這件事。”這就是給孩子釋放情緒的時間。
教會孩子良性的情緒表達方式
家長切記不能孩子一發脾氣,一哭,就讓孩子“不許哭”,這是一種冷暴力。家長要嚴肅地告訴孩子,無論是摔門、扔玩具、攻擊別人或者傷害自己,這些行為都是錯的,并且他需要為此負責。家長要教會孩子良性的發怒方式,選擇適當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才是正確的做法。
孩子不聽話愛哭愛發脾氣的原因
立刻妥協和滿足
有些父母屬于“孩子一哭鬧就馬上物質滿足”的類型,一看到孩子哭,就馬上妥協了,并哄孩子說:“你別哭了,我馬上再給你買一罐。”然而,這種方法在當時也許很見效,孩子也許會馬上停止哭鬧。然而,如此一味滿足,很容易養出一味索取、且無法等待的小孩。當孩子習得了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反而會越來越喜歡發脾氣,也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而等他們長大,走上社會,很容易受挫。
家庭氛圍緊張
家庭氛圍緊張,父母經常打罵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吵架,影響孩子的性格發育,從而導致孩子易怒、脾氣暴躁、好哭。
父母沒有做好情緒管理
父母本身性格比較急躁,容易發脾氣,不管是什么場合,只要孩子不聽話,就會大聲訓斥孩子,有些甚至會打孩子,還有時完全看心情來管教孩子,時松時緊,這樣不僅無益于孩子自尊心的養成,也讓孩子學到了情緒失控,變得易怒。
家長在引導孩子情緒管理過程中,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和尊重,同時教會孩子良性的情緒表達方式。只有家長們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更加健康、快樂。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