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被老師認可,家長該怎么做?--教育孩子,有妙招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3-12-30】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經歷,某一天突然接到班主任或任課老師的電話,反映孩子的一些問題,
諸如:字寫得太差、太粗心、考試成績差、聽寫默寫錯太多、數學題計算問題,或者上課不好好聽講、開小會搗亂、傳紙條、課間大聲喧嘩、甚至打架斗毆等等,
總之都是些不好的表現,一定在第一時間通知家長。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表現有多么不好。
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數家長朋友都會積極配合班主任和老師的做法,見到孩子就不分青紅皂白,數落批評一通,這往往表現出了家長的一份苦心,
哪個家長會不擔心這些原因和問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呢,當然是積極與老師配和,盡快讓孩子糾正學習習慣,改掉錯誤,把學習追趕上來,盡快變成一個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殊不知,這樣的處理方式最容易傷了孩子,會直接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相反有悖于家長讓孩子盡快改邪歸正進入好的學習狀態的這個初衷。
這種做法會適得其反,孩子畢竟尚未成年,未達到成年人的心智,不僅不會言聽計從,倒會更加逆反,倔強、頂嘴,滿心的不服,
再遇上孩子如果有委屈,看到家長站在自己的對立面便更不愿向家長訴說。
長此以來,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而且又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時間一久,孩子有不愛說話,不與人交流,長期心情受到影響,形成孤僻的性格。
這時候別說學習了,孩子一生的成長都會受影響。所以家長一定要理性面對老師對孩子的評價。
教育孩子是慢工細活,長年累月的功夫活,需要小火慢熬,悉心照料,家長一定不要著急上火,還要適時添加養料。
千萬不要一聽到老師反映孩子在校的情況和問題,就大發雷霆,馬上責問孩子。
那么問題來了!
孩子不被老師認可,家長該怎么做?
—— 教育孩子,有妙招 ——
今天我們來聊以下幾點,在教育孩子時也許更有效,讓孩子盡快步入學習正軌不掉隊。
第一 不要用老師批評孩子的話直接批評孩子
當知道了老師對孩子的看法和批評時,既不要立即認同和迎合老師的看法,也不要立即否認老師的處理結果。
要理性處理這件事,一定不能讓孩子記恨老師,否則孩子一直與這個老師耿耿于懷,不僅影響心理發育,更會干擾學習。
在弄清到孩子的問題,沒有了解事實真相時,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從孩子的視角來看問題。
把事實講出來,和孩子討論,比如:“今天老師打電話給我,提到了你,最近在學校有什么事情嗎,你怎么處理?
需要大人的幫助嗎?能否把真實的情況告訴我”,這樣家長就有了判斷,在家庭里,家長的責任是要培養好一個正直善良、有責任擔當、充滿陽光的志向的孩子,
不管老師處理是否得當,都不要把老師對孩子的意見直接傳遞給孩子,要先樹立好老師的形象,從正面引導孩子,
不管怎樣,老師是想讓學生做的更好,少走彎路,考取更理想的成績。讓孩子明白應當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換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達到教育的目的。相信也教會了并培養了孩子如何理性地面對和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
第二 站在孩子的視角,鼓勵細節,增強孩子的學習激情
老師一旦給家長打電話,那就意味著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多數都該需要家長介入了,這也在提醒家長,該花時間多關注一下孩子了。
如果孩子在校受到批評,回來一定要察言觀色,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這個時候孩子會很敏感,如果家長在檢查或輔導作業時就要采取策略,
多發現細節,大力表揚和鼓勵,有錯題時不要直接指出錯誤,而是要先肯定,在提醒,讓孩子自己發現錯誤,自己改正。
改正后家長一定不要忘了再大加表揚。比如,表揚孩子能自己發現錯誤說明很細心地檢查了作業,對孩子加以肯定,這會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學習興趣和盡頭也就會大增。
當孩子在家長這里得到了大力的肯定和贊揚,會把這種幸福感、放松帶到到學校,對課堂學習和練習會大有益處,自然會更細心認真,以確保下一次得到家長的夸贊。
第三 教會孩子多察言觀色,及時調整學習態度
知道,孩子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孩子在學校的狀態和表現,家長無從獲知,只有通過晚上檢查輔導作業了解孩子在校的狀態,
因此在這里給大家一個好的方法。讓孩子自己通過老師的反饋知道自己的表現。通過老師的言語觀察自己的表現,改變自己,贏得老師的認可。
比如老師經常批評時,就要教會孩子思考,為什么老師總批評我?為什么我總算錯,字總寫的潦草,為什么提問我老回答不上來等等,
告訴孩子這其實是老師再給你的信號:“你該細心算題了、你該把字寫公正了、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跑神。
這樣,立即意識到大多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是老師注意到了自己。這時候就要提醒自己及時糾正自己的學習習慣。
相信,當你這些小問題都改善了解決了的時候,老師會看到你的改變。也一定會表揚你的。
所以教會孩子多對老師察言觀色,可以及時調整學習狀態,天天向上呢!
第四 從改變自己做起
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家庭,家長先從自己做起,努力奮斗、與時俱進、用自身的行動正向引導孩子,讓孩子意識到從自己做起,改變自己。與孩子共同進步成長。
能做到這一點的家庭并不容易,很多家庭都由一幅幅類似的寫實畫,孩子在書桌前認真的寫作業,家長舒服地窩在沙發上刷手機,
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不僅會讓孩子更討厭學習,會對家長全神貫注耍手機的行為大為吸引,孩子會更好奇,到底是什么內容能讓家長那么入迷和上心,我也想要去玩手機看個究竟。
不知道家長們想過沒有,當我們拿起手機那一刻,有沒有為孩子想一想,孩子們之所以喜歡玩手機這一主要原因就來自于你無節制地看手機呢?
所以改變孩子之前要先改變自己,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看手機。從看一本書、一份報紙開始,從認真檢查孩子的作業開始吧!
相信通過家長和孩子各自的努力,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孩子的努力和改變,相信一定能贏得老師和同學的肯定。
家長要用身體力行告訴孩子,”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道理,只有自己努力再努力!為自己爭一口氣!為自己爭光、也是為家長爭光。
讓孩子自己內心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越來越優秀!也可以超越別人!
到那時候,相信老師就沒有理由再叫家長了!只有不斷地受到表揚。
學無止境 勤則可達 志存高遠 恒亦能成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