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今年高考政治命題考點 民族團結成必考點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10-03-30】2010年廣東高考,政治不再作為單科,而列進文科綜合考試,這在廣東來說是新鮮事,也意味著政治考試在內容上必將發生較大調整。究竟今年高考的命題趨勢將是怎么樣?將會出現哪些新題型?考生要如何應對?
日前,記者走訪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高考命題研究專家何亮,為同學們尋求答案。
命題預測
政治或比歷史、地理要難
何亮預測,按照高考改革“平穩過渡、無縫銜接”的原則,文科綜合卷總體難度應與單科卷大體要保持一致,而由于已經沒有學科不平衡的顧慮,政治部分可能會比歷史和地理難一些。
根據考試大綱,與去年的政治單科考試相比,時事政治將不再直接考,而在內容結構上則有所變化。四個必修模塊的比重是:“生活與哲學”約占28%,“經濟生活”與“政治生活”各約占27%,“文化生活”約占18%,而在選修模塊,“國家與國際組織”中的第一、四、五課的考點納入“政治生活”中的相關章節,成為該章內容的延伸。由此可見,“文化生活”的比重大大降低,不再是考試的重心。
何亮介紹,根據有關文件要求,明年“民族團結教育”將成為高考必考內容且占總分的15%。這個規定很模糊,如果單在政治學科進行考試,15%絕不可能,若把“民族團結”納入所有考科,則有一定的操作性。然而無論如何,他認為,民族宗教今年將突破“禁區”,成今年高考不可缺失的部分。
題型分析及應對
要注意組合選擇題
何亮介紹,今年政治列入文科綜合考試,受試卷容量所限,就題型上說最大的可能是單項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和綜合探究題,在分數設置上也有一些新特點,值得我們關注。
在文綜里,政治選擇題共有12題,每題4分,做錯一題失4分,后果嚴重。“這使得選擇題變得格外重要,對考生來說,應特別慎重。因此我認為,考生在保證綜合題基礎上,決勝在選擇題。”何亮說。
選擇題的題型,今年我省文科綜合卷將淘汰多選題,總體上看難度下降,但何亮提醒,這當中一定要注意組合選擇題。這是不定項選擇題的變式,相當于多選題,其難度略小于不定項選擇題,但高于單選題,具體有“二二式”,“三三式”和“不規則組合型”三類。
“今年是第一年,很難預測會有幾道組合選擇題,但從全國來說,這是一個趨勢。新課改試驗區的山東、寧夏近幾年采取文綜的形式,在政治部分,組合題型占總題量的比例在提高:山東在2008年占了一半,2009年上升到7/9;寧夏在2008年是7/10,在2009年上或至11/12。組合選擇題能擴大考點的覆蓋面,廣東是完全有可能出此類題目。”他說。
在何亮看來,應對組合選擇題的一個較好的方法是排除法。組合選擇題的各題項常常有一定干擾性,考生在解題時只要將觀點片面、絕對化的選項排除,就較容易得出答案。
而在綜合題方面,有一種新題型要注意:探究題。它體現新課程理念,特點是設問開放性、發散性,并且答案多元性,沒有固定、唯一答案,答案可能遠離教材,時事性較強。在評分時,較貼近參考答案是最佳答案,但其余的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應對探究題的技巧是考生要大膽按自己的理解,根據平時的積累去作答,就可得分。
答題技巧
綜合題最好“列提綱式”作答
在何亮看來,在高考中,掌握一定的應試技巧和答題技巧對于增分很有作用。
首先是審題一定要細心。有的考生唯恐時間不夠,有的考生沒有把握基本審題技巧,或者無視試題背景的暗示,或者忽視試題設問的指向,或者忽略不同小題之間的承接性,在沒有弄清題目要求的情況下匆匆作答,這樣就離題萬里。也有學生愛憑“經驗”作答,在考場上遇到平時似曾相識的題目,就機械照搬平日教師的參考答案,結果就會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其次是答題上,可采用一定方法。他介紹,聰明的考生可以根據觀察該題分數,推測答題時觀點的大致個數。在命題時,通常是5分一個觀點,如果是6分題,通常包含1~2個主要觀點或原理;如果15、16分題,通常包含2~3個主要觀點或原理。而在答題時,最好用“列提綱式”方法作答,并且最好分層次答題,通常的一個套路是:“1.回答材料反映的觀點或原理;2.解釋觀點或原理;3.聯系材料進行分析”。
何亮說,列提綱式的好處是讓評卷考師一目了然。并且,在答題時最好把關鍵字、詞、句放在當眼位置。如果實在不能確定是哪個觀點,一個雖然笨但有效的辦法是把自己認為的可能的觀點都寫進去,因為對評分來說,老師會根據要點給分,寫多了并不會構成影響,但也要注意不要羅列,把所有觀點寫上去,這也是大忌,分數也會很低。
常見問題及建議
命題人員或會“反猜題” 基礎很重要
在何亮看來,我省考生在政治考試中往往會存在以下問題,考生在復習和考試過程中要加以注意。
1.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全面、準確、深入,導致答題失誤頻頻。重視主干知識、重點知識,但忽略全面閱讀教材,忽視細微末節的第三層次的知識。高考命題必須考慮試卷的區分度,因此要在考核主干知識、重點知識以外,對難點知識進行考核。只要教材上出現過的知識,高考都可能考查,千萬不能心存僥幸。
2.猜題現象嚴重,一旦猜題不中,則放棄答題。猜題押題是競爭性考試普遍存在的現象,是一種典型的投機心理。他們對某些“必考”的時事熱點和相關知識原理進行反復演練,甚至按照預先做好的“標準答案”死記硬背。考試時一旦題目與此相關,則一股腦兒地往試卷上搬。一旦猜題不中,則“繳械投降”交白卷。其結果是某些主觀性題出現大量的白卷或低分卷。事實上,命題人員只要花點心思“反猜題”,就可把我們學習中存在的投機行為一覽無余地暴露出來。
3.面對陌生命題素材,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不夠。
高考命題素材包括文字資料、圖表、各種數據、圖畫、符號等。文字資料可以來自教科書、中學生常讀的報刊和互聯網,也可以是專業書籍和專業刊物。如果素材取自專業書籍、刊物,引用的文字、數據和圖表是完全陌生的,因此,不少考生不能明確試題的測試目的和意義,全面、精準的把握命題意圖,從而導致審題錯誤。
備考建議
通過題型訓練
提高 “四種”能力
1.知識專題的復習重在構建知識網絡,對知識的準確理解和界定,分清易混點。
2.時政專題的復習首先立足于知識專題,在此基礎上聯系學科內其他的知識及其他模塊,并根據現實問題重構知識網絡,展開訓練。
3.通過題型訓練,提高 “四種”能力。可選取近三年新課改有代表性的高考題,系統掌握常規題目的解題方法,提高綜合運用能力。特別要注意提高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和論證能力。
4.注意練習或考試后的試題的反思和自查。發現錯誤的原因和性質,分清哪些是因知識性失分,哪些是因技巧性失分,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5.后期對各模塊知識復習的一點想法。
●經濟:知識方面,關注經濟學基本理論、經濟熱點專題的相關依據及措施理解和運用(三個主體的對策);題型方面不能忽視計算題、讀圖題。
●政治、文化:注意構建知識網絡,知識的準確理解和界定。
●哲學:知識方面,注意歸納梳理原理方法輪;注意界定相關知識的范圍。例如:理清各種“觀”:自然觀、歷史觀、物質觀、實踐觀、聯系觀、發展觀、矛盾觀、辯證否定觀、價值觀、人生觀等等。
三科合卷訓練學生要注意:
●按題號順序答題(一定要非常清晰哪題是哪一學科的,及時轉換學科思維方式)。
●選擇題一定要做完(四選一,有答案,爭取最高答對率)。
●二卷大題按順序做,小題按難易程度完成。
●注意閱讀、答題時間合理分配,選擇題及問答題的時間合理分配。平時注意訓練閱讀速度、寫字速度、寫要點。
執信中學高三政治科備課組組長 洪少帆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