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作,從寫自己開始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10-12】
孩子寫作文,最怕空話套話。不是沒東西可寫,而是不知道怎么寫。葉峻林這篇作文,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背誦的范文模板,卻真實、具體、有溫度。它不是一篇完美的作文,但它是能教孩子寫作文的好例子。
寫作文,不是要寫“別人覺得該寫的事”,而是寫“你真正在意的事”。葉峻林寫自己:黑頭發、戴眼鏡、愛幫同學找橡皮、幫媽媽掃地、上課走神、早上賴床。這些事,每一件都小,但每一件都是他生活里的真實片段。孩子不需要寫“偉大的理想”,只需要寫“昨天發生了什么”。
寫人,別用形容詞堆砌。不要寫“我是一個聰明、活潑、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孩子說:“同位的橡皮找不到了,她哭了,我幫她找,最后發現橡皮在她書包里。”這句話比十句“我樂于助人”都有力。細節才是真相。孩子記得橡皮在書包里,記得同位笑的樣子,這才是記憶的錨點。
教孩子寫作文,第一步是教他們觀察生活,而不是背好詞好句。
寫缺點,比寫優點更真實。葉峻林沒回避自己的問題:上課走神,作業沒聽清;早上叫不醒。這恰恰是孩子最需要表達的部分。很多家長怕孩子寫缺點,覺得“不正面”。但真實才有共鳴。孩子寫“我上課走神”,老師看到的是一個愿意反思的學生;家長看到的是一個需要引導的孩子,而不是一個“不合格”的孩子。
寫缺點,不是認輸,是承認自己還在學習。
寫習慣,比寫目標更有效。他說“下定決心改掉壞毛病”,這句話太虛。真正有用的是:他具體說了“上課不走神、不作小動作、按時完成作業、早起”。這些不是口號,是可執行的動作。教孩子寫作文,要讓他們把“我要改變”變成“我明天怎么做”。比如:“明天早上,鬧鐘響后,我立刻坐起來,不按貪睡按鈕。
”這種寫法,比一百句“我要自律”都管用。
寫作不是表演,是記錄。孩子寫作文,常常被要求“升華主題”“點明中心”“體現正能量”。可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和經歷,而不是替他們編一個“正確答案”。葉峻林沒寫“我通過這件事明白了助人為樂的道理”,他只寫了“她笑了”。這一個笑容,比任何道理都深刻。
家長怎么幫孩子寫作文?別教他們“怎么寫好”,教他們“怎么寫真”。問孩子:“今天有什么事讓你笑了?”“有沒有哪次你特別后悔?”“你最討厭早上被叫醒,是因為什么?”這些問題,比“寫一篇400字記敘文”更有效。
孩子寫作文的卡點,往往不是語言能力,是觀察力和表達力的斷層。他們不是不會寫,是不知道哪些事值得寫。葉峻林的作文,就是一本“小學生生活觀察指南”:找橡皮、關窗、拖地、賴床、走神——這些瑣事,都是寫作的素材。
訓練方法很簡單:
1. 每天睡前問孩子:今天哪件事,你記得最清楚?為什么?
2. 不要糾正“寫得不好”,先問“你當時心里怎么想的?”
3. 把孩子的原話記下來,不加修飾,這就是作文的底稿。
4. 不要求寫完,先要求寫真。寫得短沒關系,寫得真才有力量。
作文不是為了得高分,是為了讓孩子學會用文字整理自己的情緒和經驗。葉峻林的作文,沒有結構、沒有修辭、沒有模板,但它有呼吸。它是一個11歲孩子真實的喘息。
我們總想讓孩子寫出“范文”,卻忘了,最好的范文,是孩子自己的生活。
別急著教孩子寫“開頭、中間、結尾”。先教他們:你今天,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心里,動了哪一下?
寫作的起點,不是筆,是眼睛。
孩子不需要完美作文。他們需要被看見。
寫自己,就是寫世界。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向教員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廣告學
- 李教員 浙江理工大學 紡織工程
- 張教員 清華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王教員 中央民族大學 法學
- 韓教員 中央財經大學 工管法學雙學位
- 黎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
- 許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范教員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 段教員 天津理工大學 通信工程
- 鄧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