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輔導】如何正確理解化學反應的先后順序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9-16】
什么是化學反應的優先順序?當一個反應體系中存在多個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時,往往并不是各自獨立反應的,而是伴隨著一定的先后順序。就像十字路口有通行的優先規則一樣,化學反應也有“優先”原則。
當第一個反應進行完成后,才開始進行第二段反應。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一定的技巧判斷哪些反應先發生,哪些反應后發生。這類習題往往出現在二模和中考的選擇題壓軸圖像題或是實驗探究大題中,是拉開分數的重點題型。
化學反應先后順序的實質其實是能量最低原理,即在一個混合體系中,反應總是傾向于向總化學能最低的方向進行。
01 金屬和金屬氧化物與酸的反應
中考化學的常考反應之一就是利用鹽酸/稀硫酸除去鐵銹的反應。同學們常見的疑問之一就是“鐵的活動性強于氫,也可以與鹽酸反應,這是否違背了"除雜時不能消耗主要成分"的除雜原則呢?“
其實這個問題的解釋很簡單——鐵銹(氧化鐵)和酸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而鐵和酸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一般認為前者的反應速度遠大于后者,因此前者更優先。因此我們可以打一個時間差,在鹽酸與鐵銹完成時停止反應,即可達到除銹而不消耗鐵的效果。
02 金屬和金屬鹽溶液的置換反應我們都知道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活潑的金屬可以與較不活潑金屬的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但當溶液中存在多種金屬/鹽溶液時,如何判斷反應的先后順序呢?
如圖,將鐵絲插入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置換出的是銀白色的銀而非銅,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可以使用假設法進行想象:若鐵絲先置換出銅,則銅可以繼續和硝酸銀反應置換出銀,所以這是不合理的,因為如果反應能一步進行完成,則不應該分多次完成,這不符合能量最低的原則。
因此置換反應的先后順序可以簡記為:當多種置換反應同時可發生,按照“最活潑”的金屬先置換“最不活潑”的金屬進行優先排序,簡稱”最強原則“如向硫酸銅和硫酸亞鐵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鋅粉,也是先置換銅、后置換鐵
03 復分解反應的先后順序
我們知道若酸堿鹽溶液中可以通過交換組分形成水、氣體、沉淀三者之一時可以發生復分解反應。那同樣的,當溶液中可以同時發生多個復分解反應時,是誰先誰后呢?
我們可以利用類似的方式來分析,如向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NaOH,若產生氫氧化銅沉淀,則該沉淀可以繼續和酸反應(中學階段常見的不溶于酸的沉淀只有硫酸鋇和氯化銀),這同樣是不合理的。
那么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當多種復分解反應同時發生,且互為競爭關系時,依據:“水>氣體>沉淀”的順序判斷反應的優先順序
接下來我們利用剛才所學習的內容講解一道例題
抓住圖像的要點:該圖像分為三段,隨著反應時間的推移,溶液的質量先降后升最后不變,那么我們可以作出如下分析:
若鋅置換出銅,由于鋅的式量(65)>銅的式量(6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溶液的質量將會上升,對應圖像的第二段由此根據最強原則,第一段一定是R置換出溶液中的銅,且R比鋅活潑,因此更加優先R置換Cu后溶液質量下降,因此判斷R的式量<Cu故可得到答案:A:R的活動性大于鋅,A錯。
B:R置換Cu后溶液質量下降,因此判斷R的式量<Cu。B正確。C:a點對應R和一部分Zn已溶入溶液,且有氯化銅剩余,溶液溶質有3種,C錯。D:銅被置換后形成單質析出,不屬于溶液,因此溶液中的銅元素質量減少,D錯。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范教員 山東師范大學 生物科學(公費師范生)
- 陳教員 昆明醫科大學 市場營銷
- 張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市場營銷
- 李教員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人工智能
- 高教員 天津師范大學 地理
- 王教員 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
- 王教員 哈爾濱理工大學 財務管理
- 馬教員 曲靖師范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宋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信息與通信工程
- 張教員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化學工程與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