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一單元《識字3》篇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9-03】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 識字3
課題《識字3》
設計
海安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作者:楊樹林
理論支持
識字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教
學
目
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比較
“木、禾”這一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3.借助圖畫感知古今
文字的發展演變,了解偏旁與字、詞之間的聯系,認識形聲字的特點。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了解偏旁與字、詞
之間的聯系,了解形聲字的特點。
教
學
難
點
區別形近偏旁。
課時安排
第1課時
課
型
新授課
教 學 設 計
教學步驟
教 師 引導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復習偏旁,導入新課。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偏旁,誰能說出你知道的偏旁,并說出幾個帶有這個偏旁的字?
2.這些偏旁都是怎么來的,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來學習識字3,了解這些偏旁的來歷。板書課題:識字3。(齊讀)
學生說偏旁。
學生讀課題。
通過回憶熟字導入新課,既鞏固了舊知,又為本課認識新的偏旁和生字作鋪墊。
二、課件演示,激發興趣。
1.引導學生觀察偏旁起源與演變過程。
⑴課件出示樹和禾苗。
⑵出示相應的古文字,引導學生探求古文字的演變規律。
⑶學生根據圖或古文字,猜猜相應的偏旁。
2.認識“木”、“禾”這兩個形近偏旁。
學生觀察課件。
小組交流。
猜偏旁。
識記偏旁。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課件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初步感知古今文字的演變過程,了解其規律。
三、借助拼音,自讀詞語。
1.自己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不認識的可以請教小組同伴。
2.檢查自讀情況,校正生字、詞語的讀音。
⑴組長組織組員輪流讀,互相正音。
⑵小組匯報朗讀,教師正音。
3.自由誦讀詞串,把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讀。
自由看圖說話。
借助拼音自讀詞語,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輪流讀,正音。
匯報朗讀。
自由讀。
自主看圖認讀詞語與同伴互助交流相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習效果。
四、再讀詞語,發現規律。
1.給予學生自讀的時間,并說說自讀過程中的發現。
2.小組討論交流。
3.大組交流反饋。總結得出:
⑴每組詞語中生字的偏旁相同。
⑵詞語與詞語之間有著相互的聯系。
自讀。
交流發現。
。
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體驗發現和成功的樂趣。
五、讀詞練句,理解記憶。
1.讓學生圖文對照,再次誦讀詞串,說說這些詞語的意思及相互聯系。
①出示掛圖“松柏”、“楊柳”。
②說說樹木的名稱,觀察圖畫,具體說說松柏和楊柳是什么樣的。
③松柏蒼翠挺拔,楊柳婀娜多姿,它們成為木材還能制出很多東西呢!
④讀“秧苗、稻谷、莊稼”,說說它們的聯系。
春天農民伯伯把秧苗插在地里,秋天,秧苗長大成熟,結出果實。遠遠望去,金燦燦的一大片稻谷。經過農民辛勤的耕耘,莊稼終于豐收了。
2.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樹木或莊稼。
2.選擇其中的詞語練習說一句話。
3.讀背一、二兩行詞串。
誦讀詞串
看圖說說這些樹木和莊稼的樣子或特點
說說別的樹木或莊稼
選詞說話。
讀背詞串
自由讀——同桌互相檢查背誦——集體誦讀——指名背誦。
課文將諸多意象并置在一起,中間留有空白,惟其“留白”,才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整合力。引導學生看圖了解樹木、莊稼的名稱,并適當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再列舉相關的事物名稱,這不僅可以加深對文中詞語的理解,更好地體會詞語間的相互聯系,還教會了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的學習方法。
六、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1、小組自學。
用自己認為便于記憶的方法分析字形,相互交流。
2、教師范寫。(重點指導“柳”)
3、學生按筆順在書上描紅。
4、完成習字冊。
學生交流記憶字形
認真看老師范寫
按筆順描紅
練習寫字
生字教學要讓學生成為主動參與者。自己想辦法記憶字形,會記得更牢固。同時生字的正確、規范書寫是一項扎扎實實的基本功,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的范寫顯得必不可少。
七、課堂練習,鞏固知識。
1.和( )有關的字,大多用“禾木旁”。
2.我知道許多樹的名字:( )、( )、( )、( )。
3.填空,用上課文里的詞語:
⑴( )蒼翠挺拔,( )婀娜多姿,用它們可以做( )。
⑵春天,農民伯伯把( )插在地里,秋天結出了金黃的( ),經過農民辛勤的耕耘,( )終于獲得了大豐收。
學生完成練習。
當堂練習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做到當堂練習,當堂反饋。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任教員 北京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劉教員 河北外國語學院 播音主持
- 李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高教員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張教員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能源與動力工程
- 許教員 陜西師范大學 物聯網工程
- 廖教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法律
- 韓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信息技術
- 陳教員 北京外國語大學 工商管理類
- 鄒教員 湖南文理學院 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