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视屏在线播放,桃色视频黄在线观看,国产在线观看99,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免费,国产在线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日韩国产片免费观看,亚洲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九色,亚洲AV日韩AV综合影院,色伦97中文字幕

易教網-北京家教
當前城市:北京 [切換其它城市] 
www.eduease.com 請家教熱線:400-6789-353 010-64435636 010-64450797

易教網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載
易教播報

歡迎您光臨易教網,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易教網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關注!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打造北京地區請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專業平臺,敬請致電:010-64436939

當前位置:家教網首頁 > 家庭教育 > 十大熱點專題之民主革命運動與民主政治進程

十大熱點專題之民主革命運動與民主政治進程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7-04
十大熱點專題之民主革命運動與民主政治進程

1.中國歷史進入民主革命時期

鴉片戰爭后,隨著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也發生了變化。鴉片戰爭前,中國人民的革命任務是反對本國的封建統治;鴉片戰爭以后,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來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關鍵提示:反封建反侵略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務,革命的任務決定了革命的性質。

2.民主革命的準備——太平天國運動

(1)性質: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巨大、波瀾壯闊的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戰爭。

(2)革命斗爭內容 ①政治上:在天京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頒布了革命綱領《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農民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愿望,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②軍事上:發動金田起義;永安突圍;奪取武漢三鎮;占領天京;北伐、西征、東征;破江北大營;三河鎮大捷;破江南大營;安慶保衛戰;

天京保衛戰等。③經濟上:在太平天國占領區,農民進行抗租斗爭,沒收地主土地,禁止地主收租等。

(3)特點:發生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代;肩負著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遭到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向西方學習,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關鍵提示 太平天國運動不是資產階級領導的,不具有資產階級性質,所以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之所以把太平天國運動納入民主革命的范疇,是因為大平天國運動反封建反侵略,說明太平天國肩負了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務。

跟蹤思考:你怎樣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革命性質?

3.真正意義上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主要內容

①組織上:先后建立了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日知會等;19,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

②思想理論上:把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作為革命斗爭的思想武器,大力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與保皇派進行論戰;提出了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三民主義。

③武裝斗爭上:發動了一系列的武裝起義,主要有萍瀏醴起義、浙皖起義、鎮南關起義、廣州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等,推翻了清朝統治。

④政權建設上:同盟會會員吳永珊等在四川榮縣建立革命政府,這是同盟會會員建立的第一個縣級革命政權;武昌起義后,成立了湖北軍政府;19初成立了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以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主體的政府。

⑤法律建設上:南京臨時政府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春,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2)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績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關鍵提示:辛亥革命結束的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不能說是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或“封建統治”,一定要用“君主專制”加以限定。

(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辛亥革命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4.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斗爭

(1)宋教仁改組國民黨

19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后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統治,表面上贊成共和,實際加緊專制統治。宋教仁將同盟會聯合’幾個小黨派,改組為國民黨,希望通過國會選舉,重組內閣,限制袁世凱的權力。不久,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贏得參眾兩院大多數議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2)二次革命(19)

①起因:袁世凱制造“宋教仁案”;出賣國家主權,同五國銀行團簽訂《善后借款合同》;孫中山號召武力討袁;袁世凱罷免國民黨籍的江西、安徽、廣東三省都督。

②斗爭方式:武裝起義、宣布獨立。

③力量:國民黨人掌握的軍事力量。

④結果:失敗。

⑤失敗原因:國民黨力量渙散,北洋軍閥力量強大。

(3)護國運動(1915~19)

①起因:袁世凱復辟帝制與出賣國家利益。

②斗爭力量:廣大人民;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蔡鍔、李烈鈞、唐繼堯組織的護國軍。③斗爭方式:政治輿論上號召維護共和制度,反對袁世凱稱帝,孫中山發表《討袁宣言》和《第二次討袁宣言》,梁啟超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軍事上,組織武力討袁。

④結果:袁世凱在絕望中死去。

⑤歷史啟示:出賣國家民族利益,違背民主潮流,必然遭到全國人民的唾棄而敗亡。

(4)新文化運動

①起因:辛亥革命后,北洋軍閥繼續用封建思...

①起因:辛亥革命后,北洋軍閥繼續用封建思想禁錮人們的頭腦,以維持其統治;資產階級要求在中國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反對封建軍閥的統治,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的束縛,新文化運動應運而生。

②斗爭的目標:反對專制;反對愚昧和迷信;反對舊道德,即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傳統道德;反對舊文學。

③斗爭力量:主要是北京大學的一批進步知識分子和《新青年》的一些撰稿人。

④斗爭方式:創辦《新青年》雜志,宣傳民主和科學思想,發表一些進步文章。

⑤特點:既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又是一次文學革命;沒有同群眾運動相結合。作用: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

5.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

(1)內容:北京大學等學校學生舉行示威游行;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

(2)性質: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3)特點:革命具有徹底性;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工人階級發揮了主力軍作用,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發生在十月革命后,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4)意義: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關鍵提示 新舊民主革命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主義革命。兩者的主要不同在于領導階級、指導思想、革命動力和革命前途等方面。

跟蹤思考: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有何主要不同?

6.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19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即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大會指出民主革命的動力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樣,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跟蹤思考:中共民主革命綱領的目標與辛亥革命的目標有何異同?所依靠的力量有何區別?

7.國共合作發動的國民革命運動

(1)主要內容

①國共合作: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以后,孫中山深感國民黨的人員過于復雜,應當改組。19,孫中山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同意以“黨內合作”的方式與共產黨合作,改組國民黨。19秋,國民黨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了國民黨改組問題,起草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等文件。

19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主要討論國民黨改組問題。大會通過《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實際上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國共合作實現。

②創建軍隊和政權:195月,國民黨在廣州黃埔建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第一次東征后,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將所屬軍隊統一編為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19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③進行反帝斗爭:19,孫中山提出對外要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19,掀起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影響最大的是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19,國民政府決定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次從帝國主義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權益。

④打倒軍閥的斗爭:19,孫中山北上后,為召開國民會議與段祺瑞進行斗爭。19,廣東革命政府進行了兩次東征,消滅了陳炯明的部隊。19,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戰爭,消滅了吳佩孚和孫傳芳的勢力。19,打垮了直魯聯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⑤發動農民運動:19,廣東革命政府在廣州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農民運動骨干。

跟蹤思考:想一想:國民大革命與辛女革命在綱領、領導、目標、動力、方式等方面有何不同?

(2)特點:國共兩黨合作共同領導革命運動;廣大工農群眾參加,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目標是“打倒列強,除軍閥”;以新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

8.土地革命

(1)內容:發動武裝起義,創建紅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進行反“圍剿”斗爭,進行根據地建設,即實行“工農武裝割據”。

(2)結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長征;隨著日本侵華的加劇和民族矛盾的加深,國內戰爭轉變為中日民族戰爭。

9.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1)19,抗日戰爭的勝利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194月,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19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

10.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完成

新中國成立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主要包括: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基本上完成了全國的土地改革;繼續追殲國民黨殘余軍隊和進行大規模剿匪作戰,全國領土基本解放;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肅清反革命殘余勢力;沒收官僚資本;在工礦業中進行民主改革等。

跟蹤思考:新中國成立時,有哪些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

二、近代中國政黨的產生與發展

1.保國會

184月,康有為在北京發起組織了救亡團體——保國會,它以“保國、保種、保教”為宗旨。保國會具有資產階級政黨的性質。

關鍵提示:不能把保國會看作是“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2.從興中會到中國國民黨

(1)興中會 18孫中山創立,宗旨是“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是中國資產階級第一個革命團體。

(2)中國同盟會 19,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聯合成立。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后闡發為三民主義。它是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3)國民黨 198月,同盟會聯合幾個小黨派,改組為國民黨。孫中山為理事長,實際由代理理事長宋教仁主持。政治目的是通過國會選舉,重組內閣,限制袁世凱的權力。19,國民黨被袁世凱下令解散。

(4)中華革命黨 19,孫中山在日本集合部分國民黨黨員成立。

(5)中國國民黨 19,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19起,孫中山在共產黨的幫助下改組中國國民黨。19,中國國民黨改組完成,成為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盟。

(6)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191月成立,原國民黨中愛國民主分子,因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獨裁統治而組成,是我國現存的民主黨派之一,簡稱“民革”。

關鍵提示:興中會是革命團體,還不屬于革命政黨;19以前的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和中國國民黨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1924~19大革命時期的中國國民黨是四個階級的奉命聯盟;19“寧漢合流”后的中國國民黨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性質的政黨。

跟蹤思考:說一說國民黨在組織上和性質上的...

跟蹤思考:說一說國民黨在組織上和性質上的演變過程。

3.中國共產黨

19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它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是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19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

4.民主黨派 中國大陸上現存在的民主黨派主要有:中國致公黨、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民主同盟、民主建設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三、近代民主革命政權的演變

1.湖北軍政府

武昌起義后成立的地方革命政權,黎元洪任都督,國號為“中華民國”。

2.南京臨時政府(191~3月)

191月1日成立于南京,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這是一個以革命黨人為主體的資產階級革命政權。

3.廣州軍政府

19,孫中山為維護《臨時約法》,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成立護法軍政府,孫中山為大元帥。19,孫中山在廣州任非常大總統以后,組成陸海軍大元帥府。

4.廣東國民政府和武漢國民政府

孫中山逝世以后,197月1日,陸海軍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通稱“廣東革命政府”。19初,隨著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通稱武漢國民政府。19“寧漢合流”后,同南京國民政府合并。

關鍵提示:太平天國政權是農民革命政權,不是民主革命政權。北洋軍閥政權,名義上是民主共和國,實際上是封建性、買辦性的軍閥政權。南京國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政權。汪偽政權雖也打著民國的旗號,但實際上是一個漢奸傀儡政權。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是工農民主專政的政權,屬于民主革命的政權,但不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權。

四、中國近現代民主政治建設

1.君主立憲制

(1)19世紀代,早期維新思想派產生。他們主張在政治上進行改革,實行君主立憲制。

(2)19世紀末,資產階級維新運動興起。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維新派大力主張在中國設議院、開國會、定憲法,實行君主立憲。由于封建頑固勢力的反對,變封建專制制度為資本主義君主立憲制度的愿望失敗。

2.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命運

(1)20世紀初,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綱領中,提出了“創立民國”的主張。就是要進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2)19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接著成立了臨時參議院,南京臨時政府誕生。

(3)19春,孫中山頒布了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還特別規定實行責任內閣制。《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

(4)198月,宋教仁將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希望通過國會選舉,重組內閣,限制袁世凱的權力。

(5)19,袁世凱廢除《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將民主制度破壞殆盡,中華民國名存實亡。

(6)19,南京國民政府基本統一全國后,國民黨實行“訓政”,就是國民黨一黨專政,實際上是蔣介石獨裁統治。

(7)19,國民黨召開“制憲國大”,并制定了《中華民國憲法》,確認了以蔣介石獨裁統治為核心的國家制度。

3.中國共產黨的民主政治建設

(1)197月,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綱領指出,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2)19冬,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制定了憲法大綱。

(3)抗日戰爭時期,在根據地建設中,實行“三三制”原則。

(4)19,在重慶政治協商會議上,經共產黨的努力及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合作,會議通過了改組國民政府、召開國民大會、實施《和平建國綱領》、整編全國軍隊、制定憲法等協議。

(5)19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舉行,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了《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它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6)19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性質和根本政治制度,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意志。這部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跟蹤思考:君主立憲制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在中國的歷史命運如何?新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思維拓展

拓展1:從領導階級、群眾覺悟程度和斗爭方式等方面說明辛亥革命和國民大革命群眾基礎不同的原因

辛亥革命只依靠會黨、新軍或立憲派和封建官僚;國民大革命依靠的是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組成的革命聯盟。

原因:①領導階級:前者是資產階級領導,由于階級局限性,不敢廣泛發動群眾;后者是國共兩黨合作下的統一戰線領導,改組后的國民黨成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盟的政黨。

②群眾覺悟程度:辛亥革命前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主義,農民受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一些人受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的蒙騙,對資產階級革命手段缺乏認同。

國民大革命前,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對封建正統思想的批判,啟導了廣大人民的覺悟;軍閥混戰,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斗爭方式:辛亥革命是直接通過武裝起義方...

③斗爭方式:辛亥革命是直接通過武裝起義方式進行的,主要依靠新軍和革命黨人的力量;國民大革命采取工農運動和革命戰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既依靠軍隊的力量,又依靠工農的力量。

延伸閱讀
搜索教員
-更多-

最新教員

  1. 劉教員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 大數據管理與應用
  2. 楊教員 北京工業大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3. 周教員 北京師范大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4. 韓教員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商務英語
  5. 黑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智能工程于自動化
  6. 李教員 中國政法大學 法律英語實驗班
  7. 阿教員 北京交通大學 法學
  8. 黃教員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9. 馬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網絡空間安全
  10. 劉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信息對抗技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江市| 平昌县| 临漳县| 阿勒泰市| 读书| 沙洋县| 林州市| 搜索| 惠东县| 河津市| 乌拉特中旗| 阳春市| 博客| 安远县| 新干县| 邵阳县| 台前县| 洪洞县| 青龙| 玉林市| 吉林市| 浦江县| 合川市| 安陆市| 新和县| 湘潭县| 安丘市| 扎鲁特旗| 墨玉县| 晋州市| 同德县| 景东| 上蔡县| 郁南县| 辉南县| 米脂县| 武山县| 易门县| 正阳县| 平邑县|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