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學生在作文中的表現力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10-04】
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寫作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們的作文往往存在內容空泛、選材不當、結構混亂等問題。
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生活化教學”和“整體感知教育”來幫助學生們在45分鐘內寫出500字的優質作文,以及如何幫助五、六年級學生在40分鐘內寫出600字的優質作文。
三、四年級學生的寫作特點
三、四年級學生在作文上最顯著的特點是缺乏具體內容和恰當的選材,文章的整體結構也不夠清晰。這導致了他們常常只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法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整體。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需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學而思春季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學而思春季新課程所倡導的“生活化教學”和“整體感知教育”,正是為了解決學生作文中的這些問題而設計的。通過讓學生描述身邊的事情,他們的語言會更加順暢自然,在寫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描寫也會更加具體、生動和豐富。
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應用
在“生活化教學”中,學生被鼓勵描述他們的日常生活。例如,他們可以寫一篇關于自己周末去公園游玩的文章。在這樣的寫作實踐中,學生們會發現,當他們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時,語言會變得更加流暢和自然。而且,由于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有更深入的了解,描寫也會更加具體和生動,內容也會更加豐富。
新課程的教學目標
學而思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在45分鐘內完成500字的優秀作文。這個要求是遠遠高于新課標對中年級學生的要求的,但在學而思語文課堂的快樂學習中,80%以上的學生都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五、六年級學生的寫作挑戰
隨著年級的升高,五、六年級學生在作文上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多。他們需要解決主題不鮮明、立意不新穎、重點不突出、語言缺乏文采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學而思新課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通過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課堂互動,話題分享討論等內容,提高學生表達的層次性和深度,更好地促進學生書面表達的提高。同時,引導學生的思想認識,使學生的認識從寬度和深度上有提高,由此讓學生的作文主題鮮明,立意新穎、深刻。
2. 生活化事例的運用
通過生活化的事例讓學生的作文貼近生活,寫出真情實感。例如,學生可以寫一篇關于他們如何幫助家人做家務的文章,這樣的文章不僅貼近生活,而且能表達出學生的真實情感。
3. 關鍵字教學
通過關鍵字教學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解決學生作文重點不突出,語言沒有文采的問題。關鍵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明確寫作的重點。
4. 快速作文訓練
快速作文訓練可以引導學生寫作思維,優化學生寫作過程,能有效解決學生寫作難、寫作慢的問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作文。
最終,經過這些訓練,80%以上的學生可以在40分鐘內寫出600字的優質作文。
通過上述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無論是三、四年級還是五、六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在作文中展現出更好的表現力。當然,作文能力的提高需要時間和練習,教師和家長應該耐心地引導和鼓勵學生,幫助他們建立信心,享受寫作的樂趣。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