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樣和孩子溝通?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5-13】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藝術
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是兩個生命的碰撞,這種碰撞所產生的內容是無限豐富的,達到的高度也是沒有止境的。每一位家長在與孩子溝通中,應該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滿足于初見成效,要學習教育的藝術,不斷提高溝通的層次,使親子關系更加緊密。
傾聽和發現
許多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中,傾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即使是對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也要耐心地傾聽。通過傾聽,我們可以誘出孩子內心的話語,使溝通變得更加容易。有一位家長向我咨詢他的孩子為什么不愛說話,然而我發現當他們談論汽車時,孩子卻能滔滔不絕。經過一番思考,我發現原因是母親說話太多,沒有注意到傾聽的重要性。在半小時的對話中,我只聽到母親一個人在講,孩子想要說話時總是被打斷。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只能默默苦笑。
傾聽并不僅僅是聽進去,更重要的是思考,發現孩子話語中的亮點和閃光點。當我們發現孩子第一次正確地使用成語時,應該給予贊賞;當孩子引用一首古詩時,要表示受到感動;當我們發現孩子能夠有條理、有理有據地爭辯時,應該欽佩地喊出:“我家出了一個雄辯家!”這樣,孩子就會愿意經常與家長溝通,并且會主動提高溝通質量。
童心未泯和老謀深算
兒童情商老師告訴我們,兩代人溝通的藝術在于家長既要“童心未泯”,又要“老謀深算”。如果家長沒有保持“童心未泯”,孩子會對家長敬而遠之,缺乏共同語言;而如果只有“童心未泯”,沒有“老謀深算”,則無法引導孩子。
有些家長常常與孩子溝通失敗的原因就是總是要求孩子馬上變得更好。然而,溝通成功的藝術在于選擇合適的時機和話題。有一次,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平時行動總是慢騰騰的告訴他父親:“爸爸,今天體育課上我跑了第一名!”父親有點疑惑,但還是說:“小冠軍,快告訴爸爸比賽的情況!”原來,在體育課上,全班同學分成四組進行比賽,這個孩子在小組比賽中跑了最后一名。然后,每組最后一名的同學再次比賽,這個孩子成為了這次“安慰賽”的冠軍。孩子明明是小組比賽的最后一名,卻在安慰賽中成為了冠軍。孩子的父親通過談話發現了孩子可貴的自尊心,于是決定和孩子一起慶祝他的“過五關斬六將”,而不去提及他在小組比賽中的表現。
試問,哪個孩子不愿意與這樣一個能夠理解自己的父親溝通呢?
扎實行動和信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過于急躁,總是希望通過一兩次的談話就能成為知心朋友。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兩代人之間存在巨大的年齡差異,成長環境也不同,理解需要一個逐漸的過程。如果我們只有急切的心情,缺乏實際行動,那么我們將長期處于親子關系的夾縫中。
和所有友誼一樣,兩代人之間的溝通關鍵在于建立起互信。說話算數的道理很簡單,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如果我們不愿意學習“曾子殺豬教子”的教誨,那么我們只能在家中成為整天大喊“狼來了”卻無人理會的可憐蟲,根本無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岳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 印教員 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小提琴演奏
- 肖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人工智能
- 劉教員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小學教育
- 金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 卓教員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金融學
- 馬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廣告學
- 譚教員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付教員 商洛學院 護理學
- 張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