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幫孩子戒網癮將比登天還難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4-05-14】
如何幫助孩子戒除網癮
孩子沉迷于網絡、陷入網癮的問題已經越來越普遍,讓眾多家長十分困擾。他們迫切希望找到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戒除網癮。那么該如何幫助孩子戒除網癮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對父母自身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
嬌縱型父母
嬌縱型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放縱,無論孩子做什么事情,他們都認為是正確的,從不嚴厲批評。這種父母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表面上幸福但實際上并不健康的環境。
例如,方輝是一個15歲的孩子,半年前因為上網問題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幾句,從此不再去學校,整天沉迷于玩游戲。從方輝的成長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爺爺奶奶和媽媽對他的寵愛有加。當他還很小的時候,他們就給他買游戲機、智能玩具,理由是“別的孩子有的,我們的孩子也得有”。然而,隨著方輝上初中后,他的學習成績明顯下降,開始結交一些不良少年,游戲成癮越來越嚴重,經常通宵打游戲。同時,他的情緒也變得暴躁,經常因為媽媽不順著他而發脾氣,甚至對爸爸動手。
嬌縱型父母所培養出來的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幸福,但實際上卻缺乏容忍力和自制力。他們常常得寸進尺、貪得無厭,不喜歡自己動手。長大后,他們會變得好吃懶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如果你是這種類型的父母,應該注意嚴厲管教你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教育他們明辨是非、棄惡揚善。這個轉變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

強勢型父母
與嬌縱型父母相反,強勢型父母自以為是,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他們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試圖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大家或許還記得南京江寧一對母子雙雙墜樓事件。這起悲劇的導火線就是母親的強勢,當兒子玩游戲快要闖關成功時,母親一把奪下手機,導致兒子心生怨恨,最終從窗戶跳樓身亡。
有人曾說,不管父母為孩子做出多少決定,99%都是沒用的。父母在孩子生命中的角色,不是獨斷專行的帝王,而是陪伴一程的擺渡人。
忽視型父母
忽視型父母是指對孩子長期缺乏關心和回應的父母。他們忙于工作、生活,很少關注孩子的需求和成長。這種冷漠的態度對孩子的心理成長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一位民警朋友曾經分享一個案例。一個13歲的男孩,白天在網吧上網、睡覺,晚上則流竄盜竊。曾因為攀爬入室摔斷了腿。民警的詢問得知,男孩的父親工傷癱瘓,母親一邊打臨工一邊照顧父親,父母對男孩不聞不問。
得不到父母關心和回應的男孩開始沉迷于網絡,偷錢去網吧玩游戲、打賞主播。在民警的訊問結束后,男孩被送回家,家里是一個帶院子的平房。男孩站在院子的鐵門外喊著爸媽開門,但是十幾分鐘過去了,沒有人回應。透過父母臥室的窗戶,男孩可以清楚地看到電視機正在播放節目。男孩尷尬地對民警說:“你們不用管我了!比缓笏^院墻進入屋子里。男孩為了進入家門,不得不使用攀爬盜竊的手段。這聽起來有些諷刺,但也令人心痛。
父母的冷漠就像一雙無法抵抗的手,將孩子推向犯罪深淵。正如魯迅所說:“唯沉默是最高的鄙視,最高的鄙視是無言,并且連眼珠都不轉過去。”
忽視有時候比否認還要可怕,它讓孩子失去了父母的關注,卻得到了無可辯駁的否認。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岳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 印教員 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小提琴演奏
- 肖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人工智能
- 劉教員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小學教育
- 金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 卓教員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金融學
- 馬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廣告學
- 譚教員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付教員 商洛學院 護理學
- 張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