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心理健康不可少
【來源:易教網 更新時間:2025-03-08】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引發關注
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青少年自殺、毆打事件,引發了人們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和反思。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臨床心理科教授、主任醫師林國珍認為,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性格心理的成長尤為重要,它有助于兒童及青少年智力、體力的成長,道德品質的發展,個性特征的形成。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與個人的心理態度、心理品質、心理特點、性格以及行為習慣的形成有直接的聯系。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青少年的心理是脆弱的,心理創傷的年齡越小,創傷越難愈合。父母只有了解不同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才能更好地呵護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長。根據埃里克森兒童心理成長期的研究,不同階段的青少年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特點。例如,0-1歲是兒童安全感的建立期,也是心理健康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如果與媽媽分離,孩子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從而會影響孩子的一生;1-3歲是依戀期;3-6歲是戀父戀母情節的形成期;6-12歲是學習、勤奮期;12-18歲是青春叛逆期,也是自我價值體系形成的時期,此時父母的不理解會壓抑青少年的心理,增加青少年抑郁的風險。
自我調節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抑郁癥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心理壓力過大,心理不堪負荷。無論兒童、青少年或者成人,學會擺脫釋放心理壓力和自我調節非常重要。林教授提出了幾種自我調節的方法:
1. 塑造積極的人格基礎
青少年可以刻意地重新塑造自己的個性,變得更加開朗、坦誠,更加陽光和積極。早期教育對于培養良好的人格基礎尤為重要。
2. 獲得情感支持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情感支持和人際關系對于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在遇到挫折和抑郁時,如果能夠得到家人和朋友的關心和支持,可以幫助人更快地走出情緒低谷。
3. 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助于自我心理調節和情緒釋放。例如,音樂、書法、古董收集、閱讀、體育運動、旅游等都可以成為青少年釋放壓力和放松心情的方式。
4. 設定合理的期望值
過高的心理期望往往會導致抑郁和負面情緒。降低個人的期望值,學會享受期望實現的過程和喜悅,可以幫助人更好地適應現實并增加幸福感。
5. 尋求專業幫助
在所有方法都不能幫助的時候,不要拒絕求醫。擺脫內心的“病恥感”,主動地尋求心理醫生和藥物的幫助,可以幫助人走出心理抑郁的困境。
結語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需要從家庭教育入手。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心理成長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家長應了解不同階段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采取適當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礎。同時,個人的自我調節也是關鍵,通過塑造積極的人格基礎、獲得情感支持、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設定合理的期望值和尋求專業幫助,可以幫助青少年擺脫心理壓力和抑郁,實現健康成長。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 岳老師 尚無職稱等級
- 印教員 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 小提琴演奏
- 肖教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人工智能
- 劉教員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 小學教育
- 金教員 北京郵電大學 公共事業管理
- 卓教員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金融學
- 馬教員 中國傳媒大學 廣告學
- 譚教員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付教員 商洛學院 護理學
- 張教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