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家教網(wǎng)首頁 > 家庭教育 > 懲罰孩子不聽話罰青蛙趴
懲罰孩子不聽話罰青蛙趴
【來源:易教網(wǎng) 更新時間:2025-01-31】
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興趣
教育專家認為,懲罰孩子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一個小男孩在小學里讀書很調(diào)皮,成績很差。放假在家時,他偏偏跑到爸爸跟前說:“我讓爸爸幫我干活。”爺爺聽后下意識地阻止兒子:“少寫一點作業(yè)行不行?”然而,這并沒有讓男孩變得更乖,反而讓他對學習更加反感。
心理學專家指出,父母總是有一些“比較”的行為,把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其實是在抹殺孩子的上進心。沒有一個孩子愿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肯定。父母的比較行為很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種錯誤的影響。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所說:“孩子終將一事無成,他將一事無成。”而那些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就像被父母打擊得最蠢的孩子,會把這句話用來鞭策自己,成為他們以后一生的“尖子生”。
孩子需要被鼓勵和信任
《少年說》中有一個男孩在臺上對媽媽喊話:“每次我最想要的就是你的夸獎,可你根本就不相信我,你嫌棄的表情、瞪著眼的眼睛,讓我很失望,我在班級里再也沒有任何人喜歡我。”這位媽媽的回應深深刺痛了男孩的內(nèi)心。
孩子是最愛父母的,他們希望得到鼓勵和信任。父母的積極回應是孩子最大的底氣。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曾說:“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fā)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大人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似乎都習慣以自己的意見為中心。孩子其實也一樣,他們希望自己的想法被父母尊重,希望父母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為會得到父母的肯定。
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機會,去嘗試著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為自己而學,孩子才會真正的發(fā)展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家庭教育是基礎教育和終身教育
趙剛老師指出,家庭教育對于青少年來說,既是基礎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讓孩子能夠自立自強,能夠適應社會,成為一個能夠適應社會、人格健全的人,在未來社會中取得成功。
父母的重視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加分項。把孩子培養(yǎng)成材,就要懂得生活的艱辛。作家梁啟超先生一生的事業(yè)就是陪伴孩子讀書、寫作、博覽群書。在他的一生中,書籍、寫作、素材樣樣傍身。所以,從小學到高中,梁啟超既是孩子成長的伙伴,也是孩子學習的榜樣。他一直堅持閱讀,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梁啟超先生說:“書籍是兒童的精神導師,是兒童的朋友,是兒童的知己。”所以,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將永遠不會成長為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人。
用閱讀習慣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
教育孩子,就要用閱讀習慣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閱讀的力量很大,而孩子的閱讀能力更是如此。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為孩子以后的閱讀打基礎。
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可以讓孩子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文化。通過閱讀,孩子可以開拓眼界,培養(yǎng)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時,閱讀也是一種放松和享受的方式,可以讓孩子遠離電子產(chǎn)品的干擾,靜心思考和感受文字的魅力。
因此,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孩子能夠接觸到各種類型的書籍,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同時,家長自己也要成為孩子的榜樣,積極閱讀并與孩子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通過共同閱讀和討論,家長可以與孩子建立更緊密的關系,促進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大家都在看
- 辛教員 新疆大學 師范類物理學
- 王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
- 張教員 北方工業(yè)大學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的設計與測試))
- 徐教員 香港的大學 經(jīng)濟學
- 周教員 北京語言大學 英語和高級翻譯
- 陳教員 貴陽學院 漢語言文學
- 吳教員 北京大學 藥物制劑
- 張教員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土地科學類
- 夏教員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經(jīng)濟學
- 冉教員 清華大學 應用經(jīng)濟學